正文 駕車族健康細節——排除隱患保證安全出行(1 / 3)

718.有車族當心四種隱患

健康一句話:在享受汽車帶來的舒適便利的同時,也一定要關注自身健康,注意安全隱患。

1.有害氣體汙染:新車內安裝的所有部件都含有可釋放的甲醛、丙酮等有害氣體,人吸入體內會中毒。

2.慢性前列腺炎:男性長期駕車易造成局部不透氣,代謝物堆積,致使前列腺腺管受阻,引發前列腺炎。

3.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由於司機精神高度集中,又缺乏運動,血液循環緩慢,容易引起心髒問題。

4.頸肩腰背痛:這是因為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所造成的疲勞所致。

細節提示:

有車族要多運動,減少開車次數。

719.低血糖時不要開車

健康一句話:低血糖時開車,其危險不低於酒後駕車。

血糖過低時,人體會感到倦怠、疲勞、暴躁、易怒,反應遲鈍。美國營養學家的相關調查表明,許多車禍的發生都與肇事者血糖水平過低、反應遲鈍有關,因此營養學家警告人們,血糖過低時開車與酒後駕車同樣危險。

細節提示:

在駕車時,最好攜帶一些糖塊和餅幹,以備發生低血糖時食用。

720.開車慎防腰肌勞損

健康一句話:長時間開車者,要經常活動腰部,鬆弛肌肉。

1.有些人開車老喜歡用同一種姿勢,時間長了,容易造成腰部肌肉一邊鬆弛,另一邊則負荷太重,負擔過重的腰肌就容易出現痙攣。

2.為了趕時間連續開三四個小時車不停的人,腰肌勞損的情況更易出現。

所以,開車時最好保持身體上半部分的直立,開1個小時左右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活動腰部,鬆弛緊張的肌肉。

細節提示:

開車1小時左右要讓自己活動放鬆一下身體。

721.駕車者如何防止臂肌痙攣

健康一句話:經常開車的人要盡量采取措施活動手臂,防止臂肌痙攣。

汽車的震動會通過方向盤直接傳遞給人體手臂和手指,長此下去容易導致肌肉痙攣、麻木等症狀。

1.在行車時要戴上棉紗手套,減少手與方向盤的直接接觸,以緩衝車輛對手及人體的震動。

2.在車上或在車下活動一下手臂和手指關節,如兩手互相擦掌、摩拳、上下推腕、伸屈肘關節、環繞腕關節等各10~20次;兩手互拍互推。

細節提示:

經常抽空活動手臂能緩解開車帶來的手臂酸麻。

722.開車時不要接打手機

健康一句話:開車時不要使用手提電話,甚至不要手握電話。

駕車時接聽手機,即便不是手握電話,而是用耳機接聽也有很大的危險。因為在駕車時,接聽手機會讓人的大腦不能很好地處理外部信息,盡管也在盯著某個東西看,但會出現“熟視無睹”的現象,其中包括路況、其他車輛和效能信號燈,這被稱作“疏忽性失明”,大大增加行駛危險。

細節提示:

在駕車時應堅決地拒絕接聽手機,等車停駛時再將電話撥回去。

723.駕車當心“犯困藥”

健康一句話:駕車前一定要慎重服藥。

一些藥物會引起人體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困乏和精神不振等,因此服藥後不宜馬上駕車,尤其是夏季,駕車族本來就容易犯暈,更要當心“犯困藥”。

可引起駕車族嗜睡或犯困的藥有:抗感冒藥、抗過敏藥、鎮靜催眠藥、抗偏頭痛藥和治胃反酸藥等。對駕車族而言,生病時既要吃藥,又要保證行車安全,因此合理用藥顯得格外重要。

1.在開車前4小時盡量不要服藥,或是服藥後休息6小時再開車。

2.對易產生嗜睡或昏迷的藥,服用最佳時間為睡前半小時,既減少對日常生活所帶來的不便,又能促進睡眠。

3.有些抗感冒藥分為日片或夜片,日片不含抗過敏藥,極少引起嗜睡,白天宜盡量選用白片。對已知有不良反應但離不開的藥,上車前可減半量服用,等休息時再補足全量。

細節提示:

盡量不要在開車前服用藥物,尤其是容易導致嗜睡的藥物。

724.駕車者護眼有秘訣

健康一句話:駕車眼睛易受損,要學會保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