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軍事與戰爭基本知識(1)(2 / 3)

三、騎兵的類型

騎兵可以根據裝備和訓練分為幾個不同的類型,視情況擔任不同的角色。穿著重裝甲的重騎兵具有承受一定攻擊的能力,最適合作為衝鋒部隊來衝毀敵人陣形,打擊敵人士氣。穿著少量或沒有配備裝甲的輕騎兵,可以裝備長劍、圓盾、弓箭、弩箭、長斧等武器。圖12

四、消失過程

當可以連發的來福槍逐漸取代了早期單發的火槍後,騎兵部隊在麵對步兵時,顯得毫無招架之力。直到機槍、戰壕組成的陣地戰出現後,騎兵基本上喪失了在軍中的地位。後來,隨著技術裝備的發展,特別是軍隊摩托化、機械化的發展,騎兵開始退出軍事舞台。現在,許多國家的軍隊隻保留了少量的騎兵,有的國家還把乘駱駝和大象的部隊也稱為騎兵。圖13

陸軍

陸軍自古以來一直是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現代陸軍主要由步兵、炮兵、裝甲兵、雷達兵、通信兵、電子對抗兵、防化兵、工程兵、鐵道兵、陸軍防空兵、地空導彈兵、陸軍航空兵、特種兵等組成。主要裝備有步兵武器、汽車、坦克、裝甲車、火炮、導彈、直升飛機和各種技術器材。現代陸軍是一個多兵種、多係統和多層次有機結合的整體,具有強大的火力、突擊力和高度的機動能力。既能獨立作戰,又能與其他軍種聯合作戰。

一、步兵

步兵是陸軍中徒步或搭乘汽車、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實施機動和作戰的兵種。主要裝備有步槍、機槍、火箭筒、輕型火炮、反坦克導彈、防空火器、汽車、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步兵是陸軍中人數最多的兵種,既能獨立地進行作戰任務,又可以在其他軍、兵協同下進行合成作戰。

二、炮兵

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和戰役戰術導彈為基本裝備,進行地麵火力突擊任務的兵種。具有強大的火力、較遠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較高的機動能力,能集中、突然、連續地對地麵和水麵目標實施火力突擊。主要用於支援、掩護步兵和裝甲兵的戰鬥行動,並與其他兵種、軍種協同作戰,也可獨立進行火力戰鬥。

三、裝甲兵

裝甲兵也稱“坦克兵”。由坦克(裝甲)集團軍、師、旅、團、營、連等組成。在編製上還編有裝甲步兵、炮兵、反坦克導彈、防空、防化、工程及其他勤務保障部隊(分隊)。裝甲兵具有快速的突擊力、強大的火力和較好的防護力,可減輕常規武器與核武器的損傷,並能迅速利用火力突擊效果實施地麵突擊,在協同戰鬥中,通常進行機動作戰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裝甲兵成為陸軍的一個戰鬥兵種,廣泛使用於各種作戰行動。在現代戰爭中,裝甲兵仍是重要的突擊力量。圖15

四、雷達兵

雷達兵的主要任務是不間斷地探測、跟蹤和識別空中目標,為各軍種、兵種戰鬥行動及飛行管製和人民防空提供情報。通常按團、營、連(站)的序列組成。主要裝備有警戒雷達、引導雷達、地麵預警雷達係統等。

五、通信兵

通信兵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術保障、無線電通信對抗、航空兵導航、軍郵等專業部隊、分隊組成。任務是組織運用各種通信手段,保障軍隊暢通的通信聯絡;進行無線電通信幹擾和反幹擾,組織實施海區觀通、航空兵導航勤務和野戰軍郵勤務。通信兵對保障軍隊指揮和完成各項任務具有重大作用。

六、電子對抗兵

電子對抗兵是合成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戰中對敵實施電子進攻的主要力量。有的國家也稱電子部隊。通常包括雷達對抗部(分)隊、無線電對抗部(分)隊等。其行動具有很強的技術性、隱蔽性和謀略性,並貫穿於作戰全過程,對作戰行動和結局影響很大。它通常按團(大隊)、營、連編成。由於其與敵鬥爭的領域是摸不著看不見的特殊領域,被稱為“隱形鬥士”。電子對抗兵是現代戰場上一支重要的作戰力量,它以削弱、破壞敵方電子設備和保護我方電子設備為基本任務,滲透於各軍、各兵種的攻防作戰之中,可有效地幹擾、破壞敵方的作戰指揮係統,使其通信中斷、指揮失靈,並確保己方指揮係統的正常運轉,從而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戰役、戰鬥的進程和結局。

七、電子戰

電子戰是現代戰爭中采取綜合措施削弱、破壞敵方電子設備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電子設備正常發揮效能的一種重要作戰手段。由電子對抗偵察、電子幹擾和電子防禦三部分組成。電子戰萌芽於20世紀初無線電通信技術應用於作戰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雷達、通信和無線電導航對抗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八、防化兵

防化兵是軍隊在核、化學、生物武器作戰條件下,以擔負防化學保障為主要任務的兵種,也稱“化學兵”。它的行動地區為敵軍使用化學、生物和核武器的地區,通常先於其他軍兵種闖入生命的禁區,實施防化保障。防化兵的主要任務是實施核觀測、化學觀察和化學、輻射偵察,實施劑量、沾染檢查,實施消毒和消除沾染,指導部隊對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群眾性防護,組織實施煙幕保障,並以噴火分隊直接配合步兵和裝甲兵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