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原先刻錄的陣法符文也產生了不可複製的變化,當乾坤珠與次元空間和銅鼎融合,也可以說是其陣法符文的融合變化。這些改變不受李泉控製,更加的玄妙莫測。看著樸實無華的銅鼎,滿心的喜悅與期待。前世傳說中有可與開天三寶並列的鼎,有返本還源化後天為先天的功能,名叫乾坤鼎,又有說法叫做混沌鼎。銅鼎自然無法與其相比,但是美好的願望卻是目標的寄托。於是自誕生之日一直沒有被命名的銅鼎今日取名——乾坤鼎。
將乾坤鼎收入丹田後,李泉辯好方向立即土遁而去,不多時就再次回到‘混元洞天’所在的地下空間。此時的暗湖湖水清澈,碧波蕩漾,再無之前的死氣彌漫。不在進入洞天之中,李泉繼續向回五行門的方向遁去。
數天後李泉終於再次回到竹屋之內,由於此次離去時間並不長,除了來此取藥的弟子知道李泉離開過,在無人注意。畢竟弟子離開去附近的坊市很平常。而回來後李泉便進入乾坤鼎中參悟‘混元五行訣’,隻留一縷神念在外,如有人來可提前知道。畢竟銅鼎之中不但安全而且靈氣濃鬱。
李泉並沒有直接修行五行訣,而是不斷參悟五行訣的運行路線,結合自身盡量闖出自己的路來。自從踏上修行之路,李泉一直是摸索著前進,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靈根修行,其自身毫無靈根,但也正是如此卻是五行皆可修。五行齊修開始之時隻是簡單的積累靈氣,鑄就靈體,築基之後則是需要調節自身,溝通神魂與體魄之間的聯係鑄就金丹;金丹之後主修元神最終達到元神凝練顯化而出成就元嬰。
神魂的修行常備誤解為神識的修行,此乃大謬。人體神魂遍布各處,五髒六腑皆有神魂,因此修行神魂就是將不顯於世無法尋覓的神魂牽引而出,最終合一成就元神。最為傳統的神魂是髒腑五神,代表五行,居於心,肝,脾,肺,腎。如今許多修士並不會修全五髒,而是顯化一尊,單修此神最終功德圓滿化成元嬰。無法評說誰好誰壞,三千大道皆可證聖其中的三千並不是實數,而是泛指一切修行之路。如果願意也可修行處五髒外的六腑,四肢,以及識海,甚至每一個細胞之中都孕育著一尊神魂。人體處處皆有神魂,修煉之路沒有最好的,隻有適合你的路。正如佛家修行的舍利也是一種神魂,儒家的浩然正氣是出自六腑之中的神魂氣息。
顯化神魂對身體有一定的要求,正如金丹修士才開始修行神魂,而不是一開始就修行,皆因金丹修士的身體受到靈氣溫養,非同一般。從這點也可以看出有些體修之士強大到一定程度,可以再未達到金丹就會顯化神魂,並不是元嬰,此神魂就是凡人們常說的精氣神合一。常說血氣旺者可辟陰魂,就是其神魂強大護其自身。如今李泉的到‘混元五行訣’首先做的就是吸納五行靈氣,鍛煉五髒,使其能夠承受神魂的能力,達到五神顯化。而修行功法的高低首先就是查看其運行路線是否調和各種靈氣,平衡體內靈氣,否則就不是修行而是送死;其次則是功法運行路線是否複雜,越複雜的路線經過的髒腑器官也就越多,可以不斷溫養強化,為日後的修行打下牢固的基礎。
因此李泉不單單是參悟五行訣,還要思考日後的路。人體神魂眾多,如何修行是踏出自己道路的一個重要標誌。修行之人都明白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確的,但又有幾人知道眼前的道路是否就是最適合自身的。
李泉回顧自身所走過的路,結合自己的功法細細思考;自己識海廣闊,而且因為有了金蓮舍利與梧桐樹,更是事半功倍,不能放棄;五髒修行的五行靈氣自己也非常充裕,不去修行是在可惜;六腑與四肢因早期練武,最早受到蓮台造化之氣影響,非同一般,也不忍放棄。修行之路艱難險阻,不單單是簡單的實力高低,每一次的修行選擇也是一道道坎,而且沒有對錯之分,選了一條路就要堅持走下去,即使後來發現不對,也隻能再日後修行之中慢慢尋找改良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