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民生經濟新聞(4)(1 / 3)

下麵這篇新聞,也是為農民呼籲的民生經濟新聞。該新聞以河南信陽市河港鄉夏雨村農民栽種的板栗熟了,卻因道路太差運不出去為報道內容,替農民大聲呼籲。這樣的民生經濟新聞,急農民之所急,想農民之所想,為農民的利益呐喊,這正是民生經濟新聞的價值所在。

例文7—6

“坑”人! 因路況太差,板栗熟了運不出

昨日,記者來到信陽市河港鄉夏雨村,隻見路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坑,一輛拉運板栗的貨車陷進一個大坑裏,動彈不得。“現在板栗都成熟了,可因為道路太差,板栗運不出去。愁人啊!”該村板栗種植戶劉國光說。除了生產板栗,該鄉還是信陽毛尖茶重要生產地。每年茶文化節期間,都有大量客商來這裏洽談生意。“希望有關部門盡快修整該道路,為下一屆茶文化節順利舉辦做準備。”當地一位村民說。(首席記者何正權通訊員張方誌文圖)

(《大河報》2008年09月08日A06)

(四)揭示問題類

我們黨和政府曆來重視民生問題,並且,時時把人民生活中的困苦放在心上。人民生活中存在困難,政府行政製度中存在問題,黨和政府曆來非常重視。我們新聞機構在這方麵也承擔著重要職責,這就是:揭示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民生經濟新聞由於緊貼百姓的需求,因此更接近低層人民群眾,更容易發現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如果我們民生經濟新聞記者能夠心中有百姓,就會勇敢地把這些問題揭示出來。

例文7—5

電動三輪車該不該繳養路費

司機說電動三輪車是非機動車,交通部門認為是機動車,此事在永城引發爭議

在永城市,有1600多輛載人的電動三輪車,這是很多市民出行乘坐的最便宜的交通工具。這些電動三輪車被永城市交通規費征稽所納入了養路費征收範圍,但很多電動三輪車司機認為,他們的車輛不屬於“機動車”的範疇,根本就不應該征收養路費。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司機:這樣收費不合適

9月8日,記者在永城市街頭看到,不斷有電動三輪車在道路上來往行駛,其中一些車上拉載有乘客,一些車輛上還顯示有“東城區”以及數字編號等字樣。一名永城市民對記者說,在永城市,像這樣的載人電動三輪車很多,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

“我們的車輛速度都很慢,根本就跑不起來,咋能說是機動車呢?憑什麼讓我們這些電動三輪車像機動車一樣繳納養路費呢?”永城市一名電動三輪車司機對記者說,在永城市,有1600多輛電動三輪車,這是很多市民出行乘坐的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也是一些人的謀生手段。

“要是屬於機動車,就應該給我們辦理牌照、手續……”另一名電動三輪車司機說,對於他們的電動三輪車,交警部門根本不予辦理牌照、行車證、駕駛證等手續,發生交通事故時,也是按照非機動車來處理的。但交通部門認定他們的車是機動車,而且還按照摩托車的標準征收養路費。

一名電動三輪車司機向記者提供的永城市交通規費征稽所開具的河南省交通規費專用票據(摩托車)顯示:此票適用於摩托車交通規費的征收,其他車輛無效。車輛類型為電動車,全年養路費優惠2個月之後共計200元。票據上加蓋有“河南省永城市交通規費征收專用章”。

征稽所:我們是按規定收費

“我們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範圍征收養路費的。”永城市交通規費征稽所有關負責人說,他們並沒有私自擴大養路費征收範圍。

“這些車輛都屬於營運車輛,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當然屬於機動車。”這名負責人說,《道路交通安全法》附則中明確指出,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這些電動三輪車不僅上路行駛,而且還是供人員乘用的營運車輛,理應按照機動車納入到養路費征收的範圍之內。另外,《河南省公路交通規費征收管理辦法》的征收範圍包括:凡領有牌證(含臨時牌證、試車牌證及專用牌證)或投入使用的機動車的所有人是公路養路費的繳費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公路養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