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民生經濟新聞(4)(2 / 3)

隨後,這名負責人拿出了一份商丘市財政局、商丘市交通局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拖拉機、摩托車養路費征收和使用管理的通知》。這份通知中說,摩托車是指兩輪和側三輪摩托車以及汽油、電動正三輪摩托車。

“我們隻對那些載人的營運電動三輪車收取養路費。”這名負責人還說,並不是所有的電動車都要繳納養路費,其中自用兩輪電動自行車、家庭自備自用電動三輪車、殘疾人代步三輪車、老年助力車,他們都沒有征收養路費。“至於是否辦理牌照、行車證、駕駛證等手續,這屬於交警部門的職權範圍,不屬於交通部門管轄。”

交警:電動車還不能辦牌照

昨天下午,記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撥通了永城市交警隊的電話,詢問電動三輪車辦理牌照等手續問題。一名民警解釋說,目前,電動車還不屬於他們管理的範圍。

這名民警告訴記者,目前,交警部門還沒有對這樣的電動三輪車進行掛牌管理,更別說辦理電動三輪車駕駛證了。至於電動三輪車何時會納入掛牌管理的行列,目前他們還沒有接到通知。既然交通部門認定這樣的電動三輪車屬於機動車,隻能由交通管理部門負責解釋,他們目前無法對此做出更詳細的解釋。

河南見地律師事務所律師曾夢卿說,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行政,針對永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對電動三輪車(營運車輛)征收養路費的行為,如果當事人認為存在違法或不當之處,可以向當地紀檢、監察部門舉報,也可以向收費部門的上級機關申請複議,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在永城的大街上,這種載人的電動三輪車隨處可見。

(《大河報》2008年9月11日A10)

上麵這條民生經濟新聞,從低層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揭示了一個困擾他們的問題,他們用於營運的電動三輪車到底應不應當征收機動車養路費。雖然這一問題值得討論,但從維護低層民眾利益的角度采寫這篇新聞,仍然可以讓我們體察到記者立場。問題存在,沒有人理會,這個問題就永無解決的那一天。問題存在,大膽地把它揭示出來,供人們討論,這個問題就有可能被合理解決。這就是記者的職責。這就是民生經濟新聞記者的應當承擔的職責。

第三節民生經濟新聞的采訪與寫作

一、應把握好民生經濟新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生經濟新聞應把民生經濟作為新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關心民眾經濟或反映民眾生活的角度來報道新聞,而不是從宣傳政府的政績角度來報道新聞,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新聞采寫角度。

比如,我們下去采寫某某市鄉村道路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的報道,有關部門向記者提供了當地鄉村道路建設的投入賬、成果賬等素材,另外還有當地政府組織領導工作的素材,如果我們把新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報道當地政府部門的政績上,這樣的新聞就不是民生經濟新聞,而是政府政績新聞。這樣的新聞老百姓是不會關注的。但如果我們把新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報道當地民眾對鄉村道路建設的熱情投入上和鄉村道路建成後老百姓在生活上所得到的方便和在經濟上所得到的實惠上,尤其是我們用各種具體經濟數據來對比說明,這樣的新聞就不會是政府政績新聞而是民生經濟新聞。這樣的新聞是最受老百姓喜愛的。

從表麵看,上述案例所涉及的隻是個新聞角度問題,但這一問題卻關係到我們的新聞到底是為什麼人的問題。鄉村道路建設,是黨和國家致力於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惠農政策的具體體現,惠農是目的,有關部門的努力隻是其中的過程。我們關注民生經濟,就應當從民生經濟的視角去寫,寫農民獲得的實惠和好處,這才抓住了事物的本質,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新聞視點和落腳點。總而言之,民生經濟是我們新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應當深刻領會十七大精神,轉變傳統的新聞視角,把新聞視角真正盯在民生經濟上,完全從這裏選擇我們應當報道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