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民生經濟新聞(4)(3 / 3)

二、采寫民生經濟新聞應實實在在地深入市場,深入民眾經濟生活,捕捉鮮活的內容

采寫民生經濟新聞,不能隻坐在辦公室裏,不能隻從各種資料中去尋找素材,而應實實在在地深入市場,深入民眾經濟生活,到普通民眾的日常經濟生活中去捕捉鮮活的內容。要堅持“三貼近”,轉變作風,放下架子,深入普通市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購活動中,深入市場的銷售活動中,深入老百姓的看病、乘車、繳納煤電水氣費、發放工資等日常經濟活動中,去目擊體驗,親身感受,捕捉鮮活的新聞。隻有這樣,才能體察民眾生活之冷暖,知曉民眾生活之憂樂,才能采寫出具有貼近性的民生經濟新聞。這樣的民生經濟新聞才能真正切合民眾的需要,民眾才會想看、愛看。

民生經濟新聞是新聞本土化發展的產物,它關注的就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經濟生活內容,本地的,本土的經濟事項與他們的生活最貼近,本地市場上有的商品他們才會最關注。與他們日常經濟生活無關的經濟事項,他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做一個民生經濟新聞的專職記者,是不能隻靠跑部委、靠會議通知和請柬去完成采訪寫作任務的,而應成為一個“三無記者”,即無請柬、無會議通知、無跑慣了的部委局辦。民生經濟新聞記者的優勢,就在於他們關注的是凡人小事,是現實經濟生活中點滴的變遷,是對普通百姓日常日子的真實感受。這些鮮活的感受,坐家裏、辦公室裏,隻憑書麵材料是絕對寫不出來的。隻有走進生活,走進普通人日常經濟生活中間,才能感到人們最真實的經濟需求,才能捕捉和提煉出最有價值的民生經濟新聞。

總之,要從小處著眼,小事著想,堅持深入普通民眾的日常經濟生活,去著力關注關係普通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為民眾提供實實在在的經濟信息,為他們的利益鼓與呼,這樣,才能采寫好民生經濟新聞。

三、民生經濟新聞采寫三原則

(一)服務性原則

民生經濟新聞不是為了報猛料,不是為了製造爆炸性新聞,而主要是為廣大市民的經濟生活提供服務的。民生經濟新聞在選題上應體現出服務性原則。應當盡量選擇那些有很強服務性的信息和內容,如車票打折、購物優惠、商品價格上調、學費降低、新鮮蔬菜上市、煤電水氣價格上調等實用經濟信息,少選擇那些離普通百姓生活很遠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製度創新等學術性選題。民生經濟新聞不需要具有重大的新聞價值,隻要能為普通百姓提供實實在在的經濟生活服務,就已達到了它的目的。

(二)貼近性原則

民生經濟新聞的主要讀者群是廣大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市民,這一階層的市民最關心生活中的細屑瑣事,因此,采寫民生經濟新聞應盡量貼近他們在生活中的細微需求,使他們感到親切,實用。應將關注的著力點放在普通百姓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等日常經濟生活中,為百姓提供量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務資訊,成為他們日常經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參考。無論大民生還是小民生,都應強調以百姓為出發點,關注百姓的生存狀態,為百姓提供服務性報道。民生經濟新聞應該適當突出資訊性、“手冊性”,以對讀者有很強的指南感。

(三)可讀性原則

民生經濟新聞雖然瑣屑、細微,一般而言所關注的選題都比較缺乏宏大深遠的社會意義,但在寫作中仍然應避免呆板、枯燥的風格,體現出可讀性。民生經濟新聞應抓住生活中濃濃的情趣,體現出生活的韻味和百姓對生活的享受,努力寫出一種濃濃的生活情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