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大報告明確地指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必須高度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離開發展,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和實現民富國強都無從談起。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曆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鬥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曆史前進中的作用。”“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係人心向背、事業興衰。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曆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麵進步,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緊緊把握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8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就能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落實,使黨的執政地位不斷鞏固,使強國富民的要求不斷得到實現”。
要使“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思想深入人心,並堅決貫徹到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中去,作為經濟理論研究的工作者,就必須考慮我們的經濟理論如何做到“與時俱進”,如何使之體現時代性。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時間沒有止境,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後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我們一定要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製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要譜寫新的理論篇章,要發揚革命傳統,又要創造新鮮經驗。善於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本書的宗旨就是想從“動態”與“發展”的角度總結自己多年來在政治經濟學方麵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的生命在於“發展”,它所要解決的正是商品經濟的發展規律。馬克思的巨著《資本論》為我們揭示的正是在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資本主義製度的產生、建立、發展及其消亡的必然性。所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唯物的、辯證的、曆史的、發展的。馬克思的唯物觀首先體現在他以人們每天接觸、又天天與之打交道的商品開始研究起,他並沒有像其他的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從某些假設的前提作為研究的起點。
馬克思的曆史唯物觀體現在他並沒有把商品看成是一成不變的,商品在發展,社會在發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從一般商品談起,又談到了很多特殊商品的誕生,使簡單商品經濟在人類社會中真正站住了腳,勞動力變為商品,貨幣才轉化為資本,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了。資本(商品)形態的發展標誌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馬克思還分析了在他那個時代剛出現不久的虛擬資本,按馬克思的思路這也是商品,這為我們今天進一步研究新的特殊商品留下了更廣闊的天地。可見抓住“發展”就抓住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曆史唯物主義與曆史辯證法。所以,本書的思想方法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按照馬克思的唯物的、辯證的、曆史的、發展的研究方法,沿著馬克思的研究軌跡研究一些馬克思那個時代還沒有出現的一些問題。
本書把它定義為研究價值發展的動態政治經濟學,是因為當今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日新月異,變化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