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諾效應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遊戲。這種骨牌遊戲在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製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諾的意大利傳教士把這種骨牌帶回了米蘭。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他把骨牌送給了小女兒。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並發明了各種的玩法。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遊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命名為“多米諾”。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從那以後,“多米諾”成為一種流行用語。在一個相互聯係的係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多米諾效應產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一個骨牌倒下,跟在後麵的骨牌會發生連鎖反應全部倒下,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依次推倒它們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裏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采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後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複,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
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占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齧,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從做遊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係列的演變過程,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這種現象就反映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得出了這樣的道理:其實防微杜漸、將事端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是智者所為。當事情有變化的苗頭和可能時,我們就應該采取措施,隻有這樣才能防止不利因素的發生。
認真做事隻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在這個細節製勝的時代,任何一件事都是做出來而不是喊出來的,特別是在工作崗位上的員工更要把小事做細,一件沒有預料的事件可能引起故障,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小問題可能導致一次危機,每一個大問題裏都有一係列的小問題露麵。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經營管理中的各個環節都是相通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錯都有可能波及其他環節,最終使企業毀譽一旦,這就是企業中的多米諾現象。誰都不希望看到這種現象發生,但如果不處理好內部各個細小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企業的長堤就會潰於蟻穴。
■
秦兵攻打邯鄲,經過17個月的苦戰也沒攻下,秦國人佚莊對秦將王稽說:“您為什麼不賞賜下級軍官呢?”王稽說:“我和君王之間,彼此互相信賴,他人的進言起不了作用。”
佚莊反駁說:“我認為你不對,即使是父子關係,也有令在必行和不必行之分。假如說‘丟掉嬌妻,賣掉愛妾’,這就是一道必行的命令,假如說‘想也不想自己的妻妾’,就是一道必然不能實行的命令。看守大門的老太太曾說閑話:‘那天晚上,那年輕媳婦召進一個野男人。’對父子關係來說,嬌妻已經走了,愛妾也已經賣了,而父親不應該說不許有思念之情。對老婦的閑話而言,她要控告小媳婦通奸,而思淫之心人皆有之。現在閣下雖然很得君王的寵信,但是君臣關係不能超過父子的骨肉至親;而下級軍官雖然身份微賤,總不會低於看門的老太婆。況且閣下仰仗君王的寵信,平日一直輕視屬下。常言道:‘三個人說有虎,大家就會相信有虎;十個人說大力士可以折彎鐵椎,大家也會相信是事實;眾口一詞,就可以使事物遷移變化、不翼而飛。’所以實在不如賞賜諸將加以優遇!”可是王稽不肯采納這項建議。
不久諸將處在困境時,果然有人返回秦國,控告王稽和杜摯謀反。
結果秦昭王大怒,嚴厲地製裁了王稽和杜摯,甚至要把範雎一起處死。範雎說:“臣隻不過是東方鄉間一草民,由於在楚魏犯了法,才逃到秦國來。臣並沒有諸侯的支援,同時也沒有親友在秦國朝中。可是大王能在臣流浪時加以重用,托付以軍國大任,天下的人都知道臣與大王的事。如今臣遇到讒言,有人認為臣和罪人同心,而大王要殺臣,就等於說大王以前重用臣是錯誤的,必然會招致天下諸侯的議論。所以臣願意服毒自盡,並且懇請大王恩準以宰相之禮葬臣。這樣,大王雖然處臣以死罪,也不會落得一個誤用重臣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