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1 / 3)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天上彩雲追月,地上風吹柳絮。鬥轉星移。過罷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一轉眼就到了五月端午節。

五月端午人倍忙,割艾賽舟粽飄香。趙進科如同剝粽子一般,把經責局的工作布置得眉清目秀,條分縷析。這說明他進入角色快,或者說,他早有當局長的預謀與準備,代理局長讓他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更確切地說他是當局長的料兒。代理局長雖然當得不像《詩經·關雎》裏說的“悠哉悠哉”那樣瀟灑舒坦、高枕無憂,卻也不像《詩經·關雎》裏說的“輾轉反側”那樣如臨深淵、如坐針氈,眉毛胡子一把抓地讓人焦頭爛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顧頭不顧屁股地顧此失彼。

當下的官場是:“一把手說一不二,二把手說二不一,三把手說三道四,四把手說是、是、是,五、六、七、八、九把手,光做筆記不張口。”趙進科這個代理局長雖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但他懂得“該做決定時思考,不好表態時研究,集體負責時開會,提高聲望時專斷,躲避麻煩時住院,遇到困難時授權”與“總結成績用加法,接受任務用減法,彙報工作用乘法,遇見困難用除法”的官經,也知道“遇到問題穿球鞋,辦起事來穿拖鞋,因公出差穿旅遊鞋,下級來訪穿高跟鞋”之“穿鞋”原則,工作年年如此,年年如此工作嘛!他雖然老謀卻不深算,責任使然,竭盡全力地撐著經責局的局麵,雖然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卻也守其土盡其責、在其位謀其政,基本上保持了人心不散工作不斷大局不亂的良好局麵。

雖說“老百姓過於善良,總是相信假的東西;官場人因為教訓太多,總是懷疑真的東西,真假都不是東西”,但機關裏的“小老百姓”早把官場看了透底穿,誰是真官誰是假官、誰上誰下誰來當局長是政治問題,是組織部門的“人事兒”,而且真假美猴王自有定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與他人無幹,“咱們老百姓”圖的就是“今兒個真高興”。真應了“風聲雨聲讀書聲,我不出聲;國事家事天下事,關我屁事”這句話。有奶便是娘,有錢是大爺。隻要你把大家的福利解決好,跟著你能吃香的喝辣的,過上“神仙般”的生活,就支持你擁護你愛戴你,哪怕你是既瞎又聾再啞且瘸的醜八怪呢。逆來順受中,既老實本分講實際又通情達理愛麵子,而且最講實惠的“機關人民”也就認了趙進科這個“臨危受命”的主子。總體說來,用機關“小老百姓”評判眾人的標準來評判,就是“人家趙進科不算太壞,比那些頭頂上長瘡腳底下流膿、腐化墮落的領導強多了,良心沒讓狗給吃了”。

大家評判領導,總是拿前任或好的領導作參照,如果福利比“參照領導”解決得好,再加上你一身正氣、人品好、脾氣好,你就是個好領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老百姓就怕父母官太窩囊”。這就是老百姓“眼裏的水兒”、“心中的秤”,雖說一般人的“覺悟”有點低,比較現實,評判的標準也不高,或者說是太與人為善,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或者,拿流行的說法就是,“好人中的壞人,壞人中的好人”,但是,因為大家的利益跟一局之長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大家對領導還是有一個較高的要求的,希望攤上一個好領導。什麼是好領導?自然是像孔繁森這樣的正麵人物。說白了就是“心裏裝著百姓,唯獨沒有他自己”焦裕祿式的領導。

雖然說大家評判趙進科也用了世俗的老套的標準,“講述的是老百姓身邊的故事”,不過就趙進科的為人而言,也算馬馬虎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正因為“人本善良”,沒有多少人忍心搗他的蛋。隻有那些不甘於寂寞、官迷心竅、一心往上爬的人,以及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搗蛋蟲”、“陰謀家”、“野心家”們,不管能不能一決雌雄,也不管鹿到底死於誰手,不自量力地蠢蠢欲動,誦著“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鼓著暗勁,摩拳擦掌地欲與趙進科“試比高”,逐鹿中原。當然,這也隻不過是寥若晨星的一小撮“恐怖分子”。不過,對趙進科來說,盡管他們翻不起大浪,不敢當麵鑼對麵鼓地架起擂台真槍真刀地與自己決鬥,卻是不敢忽略不計的一小撮。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害群之馬不可不防,防微杜漸啊!

在人們眼裏,趙進科應身在福中要知福、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代理”之位,不要學習曾顯赫一時的王文勃“王主持”,由於不珍重,加上不自量力,雖不是黃粱一夢,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豬八戒做夢娶媳婦瞎歡喜,不但局長沒當成,連主持也不讓當了,而且最後還被掃地出門,灰溜溜地離開了經責局,多年的心血付之長江滾滾東流水,真是輸得太慘了。雞飛蛋打,“人財兩空”,一頭也沒落著,何苦呢?前車之鑒,要汲取教訓啊!不要坐享其成,要爬坡向上,永往直前。代理局長與主持工作雖然都是過渡,但二者有著很大的不同。代理局長是有職有權,主持工作是有權無職。代理局長可以大有作為。而趙進科表現出來的言行似乎並不躊躇滿誌,時常“輾轉反側”。

是韜光養晦、綿裏藏針,還是不知足、無足盡、人心不足蛇吞象?抑或是真的有很多鬧心的事兒?蔥辣舌頭蒜辣心,辣誰舌頭辣誰心,誰吃誰知道。讓趙進科輾轉反側的除了那一小撮不安分守己的人,就是潘正秋其人其事。潘正秋被“雙規”幾個月了,是偷是搶,該打該罰,按說早該定論了,但是,組織上仍考驗著人們的耐心,封鎖住消息,秘而不宣,不下結論。真的是因為賭博輸掉了上百萬元的公款,還是另有案子在身?不知怎的,趙進科來了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考古勁頭”,打破沙鍋問到底,想弄個水落石出,不時地生發出惻隱之心與抱打不平情懷。

“屈原,屈冤,真是又委屈又冤枉。不過,有人說屈原這個人物是官場失意的人虛構的,為的是借屈原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滿,告知後人,這些失意的人兒原來是委屈的。屈原屈原,倒過來念,就是‘原來委屈’,正如‘和尚’是‘尚和’(崇尚心平氣和)、‘清算’就是‘算清’、‘傻喝’就是‘喝傻’、‘溝通’就是‘通溝’、‘縣長’就是‘長(掌)縣(掌管一縣)’的意義。真也好,假也罷,那已是塵封的曆史,人們並不為他鳴冤叫屈,正如壓在箱底被人遺忘的體己錢。現如今,誰還把香甜的粽子扔進河裏喂魚,也沒有擺上供桌讓神“聞香”,不都吃進了人的肚子裏?粽子成了聾子的耳朵、人們解饞的幌子。‘雙規’,‘雙規’,莫非屈原再世,你潘正秋是可憐的‘當代屈原’?潘正秋是不是組織上殺雞給猴看的倒黴雞?”趙進科看著周爽爽送來的精品粽子,觸景生情,睹物思人,借題發揮,感歎不已。

一番感歎後,忽然覺得自己有點吃鹹蘿卜操淡心,哪壺不開拎哪壺,自己的一攤子事兒還沒有收拾好心裏跟插柴似的咋就“活雷鋒”做好事不留名似的為別人操起了心?把心操碎成石榴籽也是瞎操!自己能頂替潘正秋?潘正秋是張小泉的剪子十八子的刀、傻子的瓜子泥猴張,名人一個,自己算哪塊地裏的蔥。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啊!自歎一聲,又尷尬地一笑,順口輕誦著曉曉剛剛發來的關於粽子的調侃手機短信:“我是粽葉你是米,一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裏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消息,不然粽子噎死你!”

這個短信猶如瓊瑤筆下《還珠格格》裏的“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那動聽的插曲。愛情是纏綿的,以至人們把“你是風兒我是沙”唱成了“你是瘋子我是傻”。是的,沐浴愛河之中的人們哪一個不是瘋子與傻子?癡愛中的男女智商退化為零。男人瘋了才愛上女人,女人傻了才愛上男人,不瘋瘋癲癲、傻裏傻氣怎麼唱得出那動聽的愛情歌謠?千古絕唱的愛情當事人在世人看來無不都是瘋子傻瓜神經病,包括那些裝瘋賣傻的人,給世人的印象仍然是瘋子與傻子。在世俗人眼裏,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娘娘與許仙、七仙女與董永,甚至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不都是傻子嗎?趙進科輕聲哼著,心裏猶如喝了蜜一般甜滋滋的,眼前晃動著如電視裏小燕子一樣調皮可愛長得跟趙薇模樣相像的曉曉,那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放著電”、暗送著“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