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有一個赫赫有名、盛極一時的家族——宇文家族。
宇文家族跟著隋朝一起成長,一齊消失,猶如星月共存,然而星隻能伴月出現,卻不能代月而獨占夜空。可惜這個關係,宇文家並沒參透,此乃後話。
且說隋文帝楊堅在稱帝之前,為北周左丞相,後楊堅專政,在同僚宇文述、李穆等人的幫助下,楊堅權傾朝野,北周靜帝形同虛設。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禪位於楊堅,隋朝建立,定都長安,國號開皇。
楊堅稱帝之後,自不忘封賞助他奪得帝位的有功之臣。李穆為太師,封申國公;宇文述因戰功卓著,拜為右衛大將軍.
宇文述有二子一女,長子宇文化及與晉王楊廣親近,又頗有頭腦,常為宇文述出謀劃策,可謂是宇文述的臂膀;次子宇文士及不問世事,純屬一紈絝子弟,浪蕩公子哥兒,除常惹事被父親訓斥外,倒也樂得逍遙自在;女宇文蕙及最年幼,嫁與申國公李穆之孫李敏為妻。
宇文述日見年長,文帝便免了他每日例行朝拜之事,他原在朝中的事務,漸由宇文化及接管。
開皇八年,宇文述長子宇文化及跟隨晉王楊廣伐南陳.
時至一夏夜寅時,忽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已臨近分娩的宇文化及之妻,在受到一聲巨大的響雷驚嚇後,腹痛不止,意欲生產。
宇文夫人痛苦掙紮了一個時辰,乃在卯時產下一男嬰。
宇文述終於盼到三代同堂,聞迅趕來,正聽到嬰孩落地時的第一聲啼哭,"哇"的一聲清亮無比地劃過寂靜的夜空,雷聲閃電以及這傾盆大雨,在這瞬間竟都嘎然而止,天邊出現一抹魚肚白,這抹白一點點擴大,帶出一片絢爛的紅霞。
產婆將新生的小嬰兒抱給候在外廳的宇文述,喜笑顏開道"老爺,您看,小公子長得多好看啊!"
宇文述迎著晨光,接過這個剛出生的嬰兒,心頭樂開了花.隨口吩咐道“賞!”
“孫兒,我的小孫兒!”他端詳著這白白淨淨的孩子,嘴裏念著逗著,但見他兩道黑黑濃濃的眉毛下,一雙眼睛明亮無比,不哭也不鬧.在懷裏安安靜靜地看著他。
“老爺,少夫人說大少爺不在,請您給孩子取個名字吧!”丫頭細聲細氣地說。
宇文述看看孩子,又抬眼看向窗外,太陽露出小半張臉,穿過府裏的院牆放眼望去,是青磚黑瓦的長安,在這晨曦的籠照下,仿佛披上了一層淡紅色的沙縵.宏偉莊嚴,又柔美寧靜.街上已有小販開始吆喝.附近商鋪開章之音續續傳來,長安城一片生氣盎然.
"那是都城"宇文述思索著:"是大隋城池之中心,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征,是天下人向往之地.多少年來,朝代更替,多少成王敗寇在此,生而又滅,隻有這座城,任日月輝映,風霜雨雪,永遠屹立."我宇文家的長孫,希望他能如都之於國一樣,之於人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受眾人敬畏仰望,以繼承和鞏固我宇文家這無上的榮耀與權貴"宇文述想著,口中小聲念出"都…,成...都...",後轉過頭來,對丫頭說道:"就叫成都吧!"
太陽一點點升起,庭院裏的三株大槐樹②,在微風中舒展著腰枝,樹葉因受到大雨的的洗禮,更顯得蔥鬱,葉尖掛著晶瑩的雨滴,映射著明亮的陽光,有些爍爍生輝,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泥土的芬芳.
注:①希望他對於民眾來講,就像一個都城對於國家的意義一樣,是國家和民眾的主體和中心。
②後人用三槐比喻三公,成為三公宰輔官位的象征,後世在門前、院中栽植有祈望子孫位列三公之意
光陰荏苒,一晃當年繈褓中的小嬰孩已十二歲了,宇文述苦心栽培,小小孩兒,已熟讀四書五經,略通孫子兵法,氣質沉穩、不喜多言,清秀的眉眼隱隱透著一股子英氣。
正月十五,宇文夫人帶著成都和七歲的成龍去靈感寺①敬香,回府時巧遇時任大都督的魚俱羅。
這人見宇文成都目光雖如孩童般清澈,卻帶有幾分威懾力,樣貌俊朗,氣宇不凡,便意欲收他為徒。
魚俱羅不日親自登門向宇文化及提起此事,並告之宇文化及:“若令公子能隨我閉關學藝三載,定能成為無人能及的將才。”
宇文化及想到三年不得與愛子相見,自是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