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健康也一樣,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
1.伏案工作者應常擴胸
伏案工作者易使肺部組織彈性降低,肺活量減少,心肺功能受損,支氣管炎和心律不齊等病也會找上門來。由於久坐,最易發生頸部軟組織損傷,頸椎骨質增生,有的還會誘發頭昏、目眩、惡心等症狀。長期伏案,缺少活動,腰椎容易變形,氣血容易淤滯,會發生功能性腰脊勞損性疼痛等。
怎樣預防此類疾病呢?有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擴胸運動,可為伏案工作者解除苦惱。在伏案1至2小時後,應站立起來,雙臂展開,作擴胸運動,每次舒展胸部3至5分鍾。擴胸同時,可左右上下活動頸部,自右向左聳抬雙肩,側側身,作深呼吸,並不時按摩腰部肌肉。整個過程要放鬆自然,這樣既可消除肺部因伏案造成的壓抑感,增強心肺功能,又能使頸、腰部的肌肉鬆弛,有效地防止頸椎病、腰背痛的發生。此外,擴胸運動還有疏通血脈、消除疲勞、振作精神的作用。
2.按捏腋窩能健身
腋窩,俗稱“胳肢窩”,位於肩下方、上臂與光壁間凹陷處。腋窩皮層富於汗腺,且有豐富的脂肪組織,並有支配上肢的重要神經血管通過。腋窩內還有淋巴結群彙集上肢、胸壁和背部淺層的淋巴腺。
由於腋窩蘊藏有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結和脂肪組織,按捏後會發生以下幾種功效:
(1)調氣和血,解疲止痛。
(2)促進體液循環,使全身器官享受多養分和氧氣。
(3)增強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4)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係統功能。
(5)使體內代謝產物中的尿酸、尿素、無機鹽及多餘水分順利排出,增強泌尿功能,並使人體外生殖器官和生殖細胞更健康。
(6)還能緩解“心痛”,對手臂疼痛也有一定療效。
按捏方法:左手按右腋窩,右手按左腋窩,左肘在上。運用腕力,帶動食、中兩指有規律地捏拿腋下肌肉3~5分種(至少100次),按捏時兩肘要略抬高,切忌暴力勾拉。
3.防便秘六招
排便情況可以反映健康程度。長期便秘容易導致頭痛、失眠、倦怠、食欲不振、麵部灰暗、皮膚粗糙、痔瘡加劇等諸多後果。下麵6種方法有助於使你擺脫便秘痛苦。
(1)每天早晨空腹吃兩個蘋果;
(2)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因為粗纖維能刺激小腸和大腸的神經末梢,防止食物在腸內滯留過久。飲食應盡量多樣化、定時,不匆匆忙忙地幹吃零食;
(3)臨睡前喝杯熱薔薇茶或吃兩個橙子;
(4)白天多進流食,多飲白開水。即使輕度脫水也能引起腸胃功能紊亂。對咖啡、茶和酒類的飲用應慎重,它們在起到利尿作用的同時,也增加了便秘的可能性;
(5)多運動。懶人和不愛運動的人,腸胃蠕動緩慢;
(6)堅持做腸胃保健操;
臥式:每天早上醒後不要急於起床,平臥床上,雙手平放身體兩側,然後屈膝抱腿,注意呼吸。
立式:雙手置於身體兩側,做下蹲運動。
蹲式:身體前傾,雙手扶地,重心在腳尖,然後雙腿緩緩直立,轉動骸關節和膝蓋。每節操做15~20次。
4.感冒後應多睡覺少運動
不久前國外有關專家發表了一份關於治療感冒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治療的主要手段不是藥物,而是休息。
人們在睡眠時的免疫細胞能製造一種叫“胞壁酸”的特殊物質,這種物質不僅可促進睡眠,而且還能增強人全身的免疫功能,對感冒患者頗有好處。感冒患者發熱也是一種促進體內“胞壁酸”產生的過程。故此,若感冒時劇烈運動或睡眠減少,則體內的“胞壁酸”生成就會減少,這樣,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病毒便會伺機繁殖,以致病期延長或並發多種疾病,如支氣管炎等等。
為此,專家們建議,凡是感冒患者有發熱(體溫超過37.5℃),或出現明顯的咳嗽、渾身酸痛等症養應放下工作或學習,休息兩三天,至熱退及症狀消失時為止。休息期間,應以臥床為主,也可在房間或庭院裏散散步。每日應保持10小時睡眠,同時注意多飲水,吃一些營養豐富和易消化的食物,身體才會很快地恢複健康。
5.排尿姿勢與健康
無論春、夏、秋、冬,人在排完尿後,都有過身體打顫片刻,而且感到一股寒意。這是由於尿帶走人體部分熱量,而此時,汗毛孔和毛細血管處於完全鬆馳的無防血狀態。所以,排尿時,最易患感冒、皮膚病等一些病症。
為了使精氣不外泄,古代養生法中說,排尿時也不容有一絲鬆懈,而需咬緊牙關,腳尖直立,以全神貫注的姿勢排尿。女性也是如此,采用雙腳尖支撐身體的蹲姿,尤其加力於腳的每一、二指效果更佳。如果每天5、6次用這種姿勢排尿,那麼,經半年後,你的腎必定強化,且精力過人,不妨試試。
夜間排尿,要仰麵睜目,不要閉目惺鬆,否則易發生暈厥。
6.休息應在疲勞前
疲勞是許多疾病的誘發因素。疲勞的產生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這就是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乳酸、非蛋白質等。
當體內的這些疲勞物質積累到一定程度,到達“疲勞閥值”時,人就會感到疲勞。當然,人體內也有消除、轉化這種疲勞物質的機製,但有一個規律:疲勞物質的數量在“疲勞閥值”以下時,這種物質被很快消除掉。疲勞物質的數量達到、超過“疲勞閥值’時,消除它們的時間就大大增長。這個規律提示人們不應感受到疲勞了才去休息,而應該在疲勞之前就休息。
7.洗發的最佳方法
人們形容某事物的數量極多時喜歡用“多如毛發”這個詞。盡管頭發很多,平時也應細心嗬護,注意糾正平時的一些錯誤做法:
①洗發時水溫過高不好。水溫過高易傷害頭發與頭皮。最佳的水溫跟體溫差不多,37—38℃左右。同時洗發時水溫應保持基本相同,忽冷忽熱容易使頭發變脆而折斷。
②洗發精要均勻。有的人洗頭發喜歡將洗發精洗發水一團的放在頭上,這樣使用洗發精滯留頭上時不易被清洗掉。洗發時,你最好先用水將洗發精稀釋一下,然後用手均勻的抹在頭發上。
③洗完使頭發自然晾幹。有的人喜歡用電吹風將頭發吹幹,君不知這種做法會破壞頭發的營養物,使頭發失去彈性與光澤。另外,將頭發用毛巾“狠命”的搓揉、拍打也不對,這樣將損害頭發的纖維,而使頭發變得粗糙。正確的做法是用一塊吸水性很強的毛巾輕輕搓揉頭發,然後梳理,讓其自然晾幹。
④尖齒梳子不要用,使用尖齒的梳子,它容易劃傷頭皮,使頭發脫落。順便提一句,洗頭時也不應大力撓抓,那樣也會損害頭皮細胞。
這既能除去其中的灰塵與頭皮屑,使頭發柔順飄亮,更能增強頭皮的血液循環,促使頭發健康生長。
8.這樣刷牙不健康
口香糖是青少年和小朋友最喜歡的食品之一,不能吞食,但是卻很受歡迎。有些成年人甚至認為在吃完東西後,嚼一片口香糖可以清潔口腔,等於刷牙一樣。其實不然。雖然在嚼食的時候,口腔會不斷分泌唾液,似乎可以清除附著在牙齒表麵及齒縫間的食物殘渣,但是此時口香糖中所含的糖分卻停留在牙齒上,好像在嘴巴裏含一顆糖果一樣。如果長期嚼食口香糖,久而久之,糖和牙齒的鈣質一結合,就容易出現牙菌斑,漸漸就會形成蛀牙了。所以飯後仍應刷牙,嚼口香糖是無法代替刷牙的。
人一生的健康和牙齒有很大關係,如果牙齒不好,就無法攝以足夠的營養,所以保護好我們的牙齒是十分重要的,不但睡前、起床要刷牙,飯後也要刷牙,這才能保證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快快樂樂的生活。這樣刷牙最健康,其具體做法如下:
早晚刷牙時,采用馬步姿勢:兩腳左右開立、兩腳尖向前,兩腳平行,不宜形成內外八字,重心落於兩腿間,兩腿距離與自己肩寬相等,膝彎屈至大腿與地麵近似平行(或膝彎度稍大),膝蓋微向裏扣,膝向前不得超過腳尖,鬆肩,坐腰,頭頂與會陰部呈一垂直線,眼平視,平心靜氣,呼吸自然,寬胸實腹,圓襠(即:兩膝微內扣,兩腳小腳趾及腳跟外側稍著力,在鬆胯的同時,襠的兩側注意分開,然後開始刷牙)。
9.防治口臭有方法
口腔內部是細菌雜生的一大王國。因為它有適當的溫度和水分,使得細菌可以靠著齒縫間的食物殘渣繁殖生長,同時又把其中的蛋白質及糖分進行分解,其速度之快,確實驚人,它可以在一夜之間將兩排牙齒覆蓋掉。並且,在進行分解時會產生令人掩鼻躲避的臭味,例如硫化水素、阿摩尼亞等的混合氣味。那種惡臭的氣味,真的會讓人鼻歪口斜,無法忍受,因此不敢再領教了。
如果有齒槽膿漏的並發症時,牙齒周圍腐敗的組織會大放異味,使得別人對你掩鼻走避,敬而遠之。倘若再有蛀牙的話,那麼你就隻好孤單寂寞地生活了。
也許這些話有些過火。但是,口臭對於社交生活的影響卻是千真萬確的。去除口臭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隻要把產生口臭的原因找出,對症下藥,當然就不再有煩人的口臭出現。例如把齒槽膿漏或蛀牙治好,除去牙結石,不要讓食物殘渣留存口中,飲食後的3分鍾之內要刷牙,或者進行3分鍾漱口的工作等。
因為口水是婉蜒於口腔內的小溪流,如果能夠經常保持它的新鮮流暢,那麼口腔內的細菌就無法滋長,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口臭。
平常,不妨嚼一些口香糖,或啃食蘋果、芹菜之類的食物,即使是喝一點咖啡或紅茶,也是可行的。總而言之,隻要能讓口腔裏的唾液保持流暢、清新,並接觸外麵的清爽空氣,那麼口臭將不治而愈。
10.掏耳也有技巧
人都有耳朵發癢的時候,癢起來時總想一掏為快。順手拿起黑色小發夾就往耳朵裏掏,萬一發夾生鏽容易造成耳朵發炎。如果有了棉花棒,似乎衛生許多,但在掏耳的過程中如果棉花棒沒有完全殺菌,還是一樣不行的。為了避免棉花棒把細菌帶入耳內,在使用之前,大部分的以前的人總是用不幹淨很了,但是在製耳朵造成傷害最好沾點溫的稀鹽水再掏耳朵,一方麵殺菌,一方麵也可以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