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昭宣中興”全解讀(2 / 3)

粉碎了上官桀的“反動集團”,霍光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完成漢武帝臨終的囑托。他在這時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減負”,即不斷減免漢武帝晚期的各種賦稅,與民休息。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86年,西漢帝國召開了著名的鹽鐵會議,即在民間召集賢良,與朝中輔政大臣一起,對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行討論。會議期間,從民間邀請來的中下層學者們,猛烈抨擊西漢帝國這時期的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等政策,而桑弘羊等人卻極力反駁,要求繼續延續這些既定方針。作為執掌國家政權的大將軍,有決定權的霍光采取了公正的態度,取消其中酒的專賣,給予民間經營權利,但依然保留對鹽鐵經營的控製。而對於減輕老百姓負擔的告緡、算緡政策,有限度地減少了征收稅賦的比率,廢除了告緡的苛刻條令,杜絕了告密風氣,維護了國家穩定。既沒有全盤推倒重來,又保障了國民經濟的恢複,對比中國古代政壇上習慣搞“一刀切”的政治風氣,可謂開明得多。

在經濟上與民休息的同時,漢朝對匈奴恩威並施。一麵主動向匈奴發出和平信號,一麵不放鬆武備,在邊境上繼續發展屯田,整軍備戰,多次擊退匈奴的入侵。這時期的匈奴變化甚多,擊敗李廣利的狐鹿姑單於,雖然得意揚揚地稱匈奴是天之驕子,寫國書羞辱漢武帝,但他公元前85年就與世長辭,看不到匈奴重新雄霸的一天。他的死,給匈奴內部帶來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因為他的助手右穀蠡王不滿意自己沒有接班,公然反叛新單於,匈奴帝國陷入了內戰之中。而此時漢帝國又有另一員傑出的名將趙充國,多次擊敗匈奴人,迫使匈奴重新與西漢帝國修好。這時期的漢帝國,史稱“四夷賓服,百姓充實”。在漢武帝末年走下坡路的西漢帝國,又開始重新爬坡了。

漢帝國開始爬坡了,漢昭帝的健康狀況卻持續滑坡。這位八歲登基的少年君王,對霍光信任有加,國家大事盡可能委以處理,隨著年齡增長,霍光也很識趣,越來越多的將政權移交給漢昭帝。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位少年睿智的君主,很可能成為一代傑出的聖君。但意外偏偏發生了,公元前74年四月,漢昭帝與世長辭,年僅二十一歲。臨終前的最後一道詔書,是將全國農業賦稅再次減免十分之三,對漢武帝“與民休息”的遺囑,可謂貫徹到底。 二

漢昭帝突然去世,讓漢帝國的皇位再次出現空缺,尤其麻煩的是,這位少年君王並無子嗣,因此理論上說,此時漢帝國的諸侯王們,特別是漢武帝的直係子孫,都有登基繼位的機會。身為大將軍的霍光,再次擔負起了輔政的重任。經過挑選,首先立為皇帝的是昌邑王劉賀,他是漢武帝的直係子孫,漢昭帝的侄兒,根正苗紅的接班人。但劉賀卻是個敗家子,登基後就知道遊玩享樂,在來京繼位的路上,就縱容手下人搶掠民女,根本沒有皇帝的樣子。這時期的皇帝是說話不算數的,廢立大權完全操控在霍光手裏。忍無可忍之下,霍光在劉賀登基的第二十七天,就召集群臣,宣布廢除劉賀。之所以這麼順利,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霍光得到了此時手握兵權的名將趙充國的支持。趙充國在宣帝時期得到信任,也與此有關。

劉賀被廢後,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被立為皇帝,這就是“昭宣中興”時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漢宣帝。這位漢宣帝,是中國曆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的祖父,是當年巫蠱之禍中舉兵的太子劉據。因被祖父牽連,劉病已出生在監獄之中,並長期生活在民間,這段人生經曆讓他深知民間的疾苦。霍光廢劉賀時,劉病已雖然已經恢複了劉家的宗籍,但並沒有爵位,是從民間迎立到皇宮即位的。在漢朝的曆史上,漢高祖劉邦之後,他是第二個百分百的平民皇帝。

但這時期的劉病已很明白自己的身份——傀儡。劉病已即位後,國家大權包攬於霍光之手。而謹慎小心了一輩子的霍光,這時期也徹底反彈了,大權獨攬不說,為人更飛揚跋扈,尤其是他為了控製漢宣帝,竟然將漢宣帝的結發妻許平君毒死,以使自己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後。許平君在漢宣帝貧賤之時,與他相濡以沫多年,為人樸素低調,但權力鬥爭注定無情,她的離開,是漢宣帝一生的一件痛事,很多年之後,漢宣帝還寫詩悼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