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漢書》上說西漢帝國“衰於元成”,這裏的“元成”,就是這時期相繼在位的兩任皇帝:漢元帝和漢成帝。
公元前49年,四十二歲的“中興之君”漢宣帝病故,其子劉奭即位,即“衰於元成”中的漢元帝。曆史上的這個評價,顯然是說他對西漢的滅亡負有重要責任,但是當時,劉奭卻是一個苦命人,更是個出了名的好人。
劉奭的母親就是被霍光害死的許平君,他能坐上太子的位置,很大程度也因其父對許平君的深厚感情。作為漢宣帝的長子,人生的最初歲月正是霍光專權的歲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陪著父親繼續忍耐,但長年的忍耐,非但沒有磨礪他的性情,反而造成了他懦弱優柔的性格。在做人上,他是個好人,但做皇帝,他卻是一個“杯具”。
劉奭在位時期,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強大的匈奴汗國已經臣服在漢帝國腳下,他成了西漢曆史上少有的不必擔心外患的帝王,但國家無外患,必有內憂。這時期的漢帝國,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土地兼並重新抬頭,漢宣帝晚年雖然采取了一係列遏製土地兼並的政策,一度緩和了矛盾,但隨著他過早去世,這一切努力也就戛然而止。漢元帝時期,正是西漢帝國土地兼並越演越烈的時期,尤其是他的妻子王政君的家族——西漢晚期著名的王氏家族,這時期實力迅速膨脹,而漢元帝專寵王氏,對此基本采取了放任態度。
受童年經曆的影響,漢元帝對儒學非常著迷,漢武帝雖然獨尊儒術,但儒學在中國曆史上占絕對統治地位,卻是從漢元帝在位時期開始。漢元帝在皇帝任上推崇儒學,特別是按照儒家標準選拔官吏,大興文治,使得全國上下尊儒成風。物極必反,這時期的漢帝國,一改漢宣帝在位時期的高效率行政狀態,官員以研究儒家學問邀寵,崇尚治學清談而不務實政,國家行政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大批隻研究學問、無行政經驗的書呆子,也進入政府之中。與此同時,漢元帝信任宦官,自己不務政事,以宦官石顯等人掌控群臣,漢帝國的宦官專權局麵,就是此時肇始。
而在這些表麵的劣跡之下,一股暗流也在湧動。這股暗流漢元帝在世的時候並不顯眼,但之後卻發生了巨大的裂變——王家外戚勢力壯大。漢元帝在位時期,皇後王政君的外戚家族力量迅速膨脹,不但圈占土地,掌握政權,子孫更相繼進入漢帝國權力的高層。漢元帝做夢也沒有想到,正是這個王家,將西漢帝國最終送上了不歸路。
當然,漢元帝也不是沒有做過好事。比較有名的,就是史家津津樂道的昭君出塞,但相比之下,他最多是坐享了前輩帝王們對匈奴政策的成果,並無多大建樹。他在位時期,西漢帝國早已矛盾叢生,真正把西漢帝國送上不歸路的,是他的兒子漢成帝劉驁。 二
在中國曆史上,劉驁是一個出了名的昏君。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的漢元帝劉奭病故,太子劉驁即位,開始了他身為皇帝的荒唐人生。
有關劉驁的話題,現代人知道比較多的,是他寵信漢宮飛燕——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的八卦故事。他寵愛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倆,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美女,其中趙飛燕還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舞蹈家。但這對婦人的心機,卻與她們的美貌才藝極不般配——相當陰毒。
劉驁即位早期,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即最早被立為皇後的許皇後。這位許皇後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才藝雙絕的人物,她出身名門,舞蹈技藝出色,且寫得一手好文章,一度很受漢成帝的寵愛。但她嫁給劉驁多年,始終未給劉驁生下一個孩子,又兼年老色衰,以至於逐漸失寵。把她送上不歸路的,就是取她而代之的趙飛燕。
趙飛燕是蘇州人,出身低微但天生麗質,最早的時候,隻是劉驁的姐姐陽阿公主家的一個宮女。一次劉驁到姐姐家做客,趙飛燕奉命獻舞,一曲舞蹈登時把劉驁迷住了,當下就在姐姐家寵幸了趙飛燕,趙飛燕此後就飛黃騰達,被冊封為妃子,享受日日專寵。趙飛燕是個不甘心的人,她不甘心居於人下,處心積慮向上爬,為了鞏固自己在後宮裏的勢力,她把妹妹趙合德也介紹給了劉驁。這個趙合德比趙飛燕更漂亮,更能迷住漢成帝的心,今人說起這姐兒倆,都說“漢宮飛燕”,也就是姐姐趙飛燕的知名度高一些,但是在當時,真正得到漢成帝專寵的,卻是她的妹妹趙合德。趙合德雖然有姿色,心機卻遠遠不如姐姐,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姐姐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