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班超怎樣經略西域(3 / 3)

當年張騫意圖聯合抗擊匈奴的大月氏,原居住在中國甘肅地區,此時定居在中亞草原。此時的大月氏,已經不是當年被匈奴打得不敢還手的“吳下阿蒙”了。在西方曆史裏,這時期的大月氏有一個新稱呼“貴霜帝國”,這個國家是此時中亞第一強國,向西征服波斯地區,打遍西亞無敵手,是西方曆史學界公認的公元1世紀的世界三大強國(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之一。

稱霸中亞之後,大月氏的胃口也大了,瞄準了西域這一片廣袤的土地。這時候的匈奴,已經被漢帝國打得奄奄一息,暫時不能與漢帝國為敵。大月氏卻不一樣,他們與西域隻隔著帕米爾高原,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他們可以調動最精銳的部隊,完成吞並西域的計劃,遺憾的是,這個計劃得加一個前提——沒有班超。

公元90年,大月氏動了血本,以副王謝為元帥,傾國七萬大軍揮師東征。這時候的漢帝國,在西域除了一千八百漢兵外,就隻有各國的雜牌部隊,戰鬥力和大月氏顯然不在一個檔次。但班超有多大鍋下多大的米,兵力不行,就先不和你打,引著你孤軍深入,堅壁清野,再斷你的糧道,看你還能蹦躂多久。他甚至很自信地對大家說,不出十日,必敗大月氏,事實再次被班超言中了。大月氏跨越帕米爾高原後,班超用西域本土兵馬正麵節節抵抗,有計劃地撤退。最精銳的一千八百漢軍從後路抄襲,斷絕了大月氏的後勤,七萬大月氏精銳一下子陷入了死地。絕路之下,大月氏隻好向漢朝臣服,所謂的“三大強國”之一,從此再不敢擼漢朝的虎須。

平定大月氏之後,班超又在西域經過多年戰鬥,到公元95年,隨著最後一股反漢勢力鄯善國臣服,西域終於重新歸於漢帝國。這時候班超已因大功被封為定遠侯,“班定遠”之稱呼就是從此而來。公元100年,已經在西域戰鬥二十年的班超,向漢帝國請求退休,經過三年的懇請,漢帝國終於答應了他的請求。公元102年八月,班超回到了闊別二十一年的家鄉,一個月後,這位不斷創造奇跡的英雄,結束了不斷創造奇跡的人生。

然而班超沒有想到的是,他苦心開通西域的努力,會在他過世後再次付諸東流。

那是班超去世後十七年,即公元119年的事情。當時的北匈奴再次勾結西域的車師國發動叛亂,這時期的漢帝國已經在走下坡路,對叛亂鞭長莫及。西域再次叛漢獨立,直到公元123年,東漢王朝以班超之子班勇出使西域,經過兩年浴血奮戰,再次聯合西域各國平定叛亂,終於在公元125年恢複了漢帝國在西域的主權。這就是西域“三通三絕”的整個過程。 三

在班超、班勇兩代父子拓展西域、獨立支撐的偉業下,不得不問東漢帝國一個問題:為什麼給予他們的支持這麼少?如果早期是因為北匈奴強敵壓境,不願大動幹戈還情有可原,但北匈奴勢力衰微之後,東漢帝國卻依然隻對西域提供有限的支持,甚至動兵都不超過千人。真實的原因,是此時中原進入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正在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東漢與羌族的戰爭。

自西漢霍去病降伏河西匈奴之後,生活在這個地方的羌人也一並歸附了漢朝。在西漢末年的內亂時代,羌人勢力乘機在河西坐大,終於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自光武帝開始,東漢便陷入了與羌族曠日持久的戰爭泥潭。羌人實行兵民一體的軍事製度,作戰以襲擊戰為主,利用騎兵的機動能力大打遊擊戰,令東漢帝國的曆次大兵團圍剿仿佛拳頭打跳蚤一般,有力使不上。光武時代,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羌族,河西初定,然而好景不長,二十多年後,參狼羌反叛,殺漢朝護羌都尉,中郎將竇固再次將其降伏。這種情況也成了漢朝與羌族的固定劇本:反叛——鎮壓——再反叛——再鎮壓。漢朝大軍到來前聚眾作亂,大軍平亂時又化整為零。在這場漫長的戰爭裏,一代又一代的東漢名將前仆後繼,血戰河西走廊,卻按下葫蘆起來瓢,這邊平定了那邊又造反,始終無法將其完全平服。漫長的河西地區烽火連天,漢人百姓慘遭殺戮,流離失所。漢朝政府耗資巨大,先後有多名太守被殺,諸多名將敗死,羌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諸多叛亂部族被漢朝消滅,然而造反的苗頭卻如地裏的韭菜一樣,一輪又一輪瘋長。平羌戰爭,成為東漢曆代君臣心頭最沉重的包袱。

公元168年,一個叫段熲的名將終於為漢帝國解決了問題。段熲針對羌人的遊擊戰術,采用輕騎兵長途奔襲的戰法,窮追猛打,先後與羌人交戰一百八多次,斬殺三萬多人,終於使戰火綿延的河西地區徹底恢複了平靜。然而此時的東漢王朝,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不幾年的時間,便在諸侯紛爭的旋渦中走向了滅亡。

對東漢帝國來說,平羌戰爭自始至終是卡在他們咽喉裏的一塊硬骨頭,咽不下又吐不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軍事上的因素外,更多的當從政治上去找。漢朝對羌族的壓迫無疑是羌人反叛的內因,漢朝的官吏和豪強喜歡擄掠羌人為奴,更屢屢征調羌族部眾出塞作戰充當炮灰。特別是東漢中期以後,隨著地方豪強勢力和宦官勢力坐大,政治的腐敗為羌人叛亂提供了溫床,更加速了漢朝軍隊的腐化,終使平羌戰爭演變成一場烽火連綿的消耗戰。平羌戰爭的另一結果恐怕是漢朝政府沒想到的,在漫長的平羌戰爭裏,漢朝河西軍閥勢力日益膨脹,漸成尾大不掉之勢,最終有了河西軍閥董卓進京奪權的大戲,拉開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