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為什麼“春江水暖鴨先知”(1 / 1)

隻見地動山搖,地上的建築物和樹木開始搖搖晃晃,前後左右不停地擺動,就連人也東倒西歪,站立不穩。叮叮當當嚇呆了。這時萬能電子魔盒模擬人的聲音大笑不止:“你們都是膽小鬼,看把你們嚇成什麼樣子了。這隻是現場模擬,不是真的,你們不用擔心。哈哈,哈哈……”

叮叮當當很久才緩過神來,繼續參觀。

“當當,你看,圖片裏怎麼會有鴨子啊?”

當當仔細一看:“就是嘛,哦,原來是一幅反映氣候變化的圖片。”

叮叮禁不住好奇,就問:“小尾巴,為什麼春江水暖鴨先知?”

當當高高舉起電子魔盒:“調皮鬼,趕快回答問題!”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千古名句細致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節氣變化特點,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江南早春的秀麗景色。

江南水鄉冬末初春時節,平均氣溫在10℃左右,天氣依然比較寒冷,常有嚴霜,偶有殘雪。在這寒冷的天氣裏,狗、貓等動物還伏在爐旁、屋簷下時,池塘、溪邊,便有三五成群的鴨子在冰冷的水中戲遊,時而把頭潛入水中,時而又展翅在水中“高唱”。這種跡象告示人們寒冷的天氣即將過去,氣溫開始逐漸回升,江河溪水中的水溫也隨之變暖,春天來臨了。

為什麼會有“春江水暖鴨先知”呢?鴨子在冷水中歡快地遊樂,真的毫無寒意嗎?原來鴨子身上長滿了濃密的羽毛,羽毛將空氣貯存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隔熱作用。冬天我們穿鴨絨衣,蓋鴨絨被,感到很溫暖,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體內脂肪能防止熱量的散發和寒冷的侵襲,而鴨子的皮下積蓄著一層厚厚的脂肪。據科學資料記載,鴨子在10℃以下氣溫都不怕寒冷,屬耐寒動物。

初春,隨著氣溫開始回升,水溫的變化,鴨子會敏銳地感覺到,便迫不及待地潛入水中嬉遊。這一現象經詩人細心地觀察,便凝練出了“春江水暖鴨先知”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