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勝算全書》,清代軍事類書,題年羹堯輯,書前有年羹堯自序。年羹堯,字亮工,號雙峰,漢軍鑲黃旗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進士,改庶吉士,任四川、廣東鄉試考官,後遷內閣學士。他因深通兵法,熟諳地理險要,擢升巡撫,曆任四川巡撫、四川總督、平西將軍、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是清代著名的軍事將領。他多次上疏言兵,提出了“以番攻番”,“宜步不宜騎”的禦邊之策,並親自馳騁在西北西南疆場十餘年,戡亂西藏,平定青海,為捍衛和鞏固多民族的國家統一作出了貢獻。雍正三年(1725)因所寫賀表有誤,觸怒雍正,削去總督之職,調任杭州將軍。又因他抗旨不遵,職務盡削。繼則羅列九十二條罪狀,被雍正賜死。
年羹堯《自序》稱:“爰不揣鄙陋,采輯古來帝師王佐營陣,以及先民製器尚象陣式,彙為一冊,二十卷。久欲謀之梨棗,以公同誌,無奈南轅北轍,東討西馳,刻無停晷,未能竣事。今謫官武林,閉門謝客,旅舍無聊,檢點舊篋,複觀此書,因歎數十年之精力,至今日乃淹沒於殘笥破簏之中,亟為裝訂成帙。”如果這篇《自序》可靠的話,說明本書由年羹堯親手采集軍事資料彙編而成。由於他身任軍職,南征北戰,無暇刻印。直到他被貶官杭州時,才裝訂成帙。自序時間題為雍正二年春三月,似有誤,因他“謫官武林”是雍正三年春天,所以自序時間應為雍正三年。他在《自序》中還說:“竊欲藏之名山,傳之其人,以俟將來君子。”說明他自己未有刊印。而他於雍正三年十二月被賜死身亡,後人也未為之刊印,因此隻有抄本傳世。
《治平勝算全書》二十卷,一種抄本作十二卷,係以類目分卷;還有一種抄本分為二十八卷。全書約十五萬字,附圖四百五十餘幅。為便於了解它的收錄內容和編排體例,特將其詳細卷目抄錄於後:
卷一戰地:雜敘戰地、敘戰、九地、六形、土俗、城製圖、弩台圖。
卷二儀製:儀注、廟誓、軍誓、軍祭、定惑、行賞、臨行變陣圖、大將軍行營旗鼓說、軍約、結狀式。
卷三儀製:排列圖、鄉導、間諜、陣號、符契、字驗、傳信牌、幹酪、備幹糧、斥堠聽望、探旗、探馬、遞鋪、烽火、行烽說。
卷四古陣:古陣敘法、大陣、東西拐子馬陣、先鋒陣說、策先鋒陣、分馬後隊、八陣法、黃帝所傳風後握奇陣圖、續握奇圖說、握奇陣記、李靖陣法、萬全陣法、大宋平戎萬全陣圖、宋八陣法、諸葛八陣記、諸葛瞿塘方陣辯、伏羲六十四卦內外圖、黃帝縱布握奇圖、孫武八陣圖、陣法正宗十八勢。
卷五陣法:陣法總說、裴子法、裴子又法、方陣圖說、圓陣圖說、牝陣圖說、牡陣圖說、衝方陣圖說、車輪陣圖說、罘置陣、雁行陣、方大陣、圓大陣、牝大陣、衝方大陣、車輪大陣;罘置大陣、雁行大陣。
卷六陣法:八陣圖、推演八陣法、八陣圖說、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陣法十四勢、魚複江八陣、騎兵二十四陣、騎滾兵陣、騎兵歸營、常山蛇陣、騎兵戰方陣、炮方陣。
卷七下營:諸軍營法、下營法、綠營雜製法、偃月營法、裴緒營法、警備法、備夜戰、立號法、定鋪法、持更法、迫探法、漏刻法、防毒法、尋水泉法、養病法、征馬法。
卷八下營:營法(並圖三)、行別方陣、右方營法、行軍輜重、立成方陣。
卷九守城:守城法、守城論、守城說、守城問答、原信、暗門、插板、釣橋、垂鍾板、蓖籬笆、皮竹笆、木馬子、狗腳木、竹立牌、布幔、皮簾、土色氈簾、撞車、絞車、鐵撞車、刀車、木女頭、木檑、磚檑、夜叉檑、車輪檑、狼牙拍、飛鉤、水袋、水囊、麻搭、唧筒、風扇車。
卷十守城:穿環、陷馬坑、機橋、鹿角木、掐蹄、地澀、鐵蒺藜、鐵菱角、拒馬木槍、拐槍、抓槍、拐刃槍、鉤竿、銼手斧、叉竿、布城說、布城圖式、拒馬式、蒺藜式、軟壁式、木城式、剛柔牌式、鬼箭式、張弩式、連弩式、飛炬、燕尾炬、鞭箭、火藥鞭箭、鐵火床、遊火箱、行爐、引火球、蒺藜球、鐵火鷂、竹火鷂、猛火油櫃圖說、火樓、拶絲杈、橫筒、通錐、釣錐、碗、勺、沙羅、霹靂火球、火鋒、烙錐、烙鐵、地聽。
卷十一攻城:攻城法、攻城略、地道、木排搭緒棚、緒棚蓋笆、緒棚兩邊垂笆、雁翅笆拐、木掛搭緒、排搭緒棚、屏風牌、屏風笆、編皮笆、上頭車梯、炮樓、壕橋式、行炮車、折疊橋、雲梯、火車、飛梯、竹飛梯、躡頭飛梯、轅輻車、木牛車、尖頭木廬、木幔、望樓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