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聲暮鼓響過寂靜雄挺的少室峰。
沉沉夜色,遮隱了少室峰下一片蒼密的鬆林。
忽然,闖出來一個黑紗蒙麵,背插長劍,疾服勁裝的夜行人,他略一張望,直向少室峰北麓的五老峰下奔去。奔行身法,異常快速,片刻間已有數裏之遙,到了一座宏偉的廟宇前麵。
抬頭望那橫盯上“少林寺”三個鬥大的金字,不禁由心底泛上來一股寒意。這座名聞天下的寺院,數百年來,一直震懾武林,凡是江湖道上的人物,無不敬懼萬分。
那夜行人雖然用黑紗把臉蒙著,但仍無法掩飾住他慌恐焦急之態,不停地搓著雙手,舉止十分不安。突然,他停住了互搓雙手,翻腕摸摸背上的長劍,縱身一躍,忽的淩空而起,落在那紅色圍牆上麵。但見一片連綿的屋脊,既沒有巡更值夜的僧人,亦不見一處燈火,這座震懾天下武林的名刹,竟是毫無一點戒備。
他飄身由圍牆躍落實地,施出“蜻蜒三點水”的輕功提縱身法,一連三個急躍,橫渡過五六丈寬的前院,緊接著兩手一抖,身子憑空拔起一丈二三尺高,輕輕飄飄落在屋麵上。在他想來,威名滿天下的少林彈院,戒備之嚴,定然如龍潭虎穴一般,前院既無埋伏,二進院中,必當有守值增人,是以在躍上屋麵之後,時伏下身子,借屋脊掩護,向下探望。
哪知事情卻大出他意料之外,二進院中,仍然是看不到一個巡值僧人。一陣夜風吹襲,送來幽幽花香,原來這二進院中,種滿了花樹,夜色中雖然看不清那繽紛花色,但聞那不同的花香氣味,已可知院中所種花樹,包括了各式各樣。
那夜行人伏在屋麵上久久不見有巡值僧人出現,暗自忖道:我既已冒死入寺,豈能這樣畏首畏尾?
心念一轉,豪氣忽發,身躍下屋麵,沿著那白石鋪成的甬道,向前走去。要知嵩山少林寺為天下有數大寺之一,殿院重疊,不下千間。
夜行人在寺中穿行了頓飯工夫之久,遍曆了數重大殿,始終未遇上攔路僧人,不禁膽氣又壯了許多。驀然聞沙三聲清越的鍾鼓,由後院傳來,餘音蕩漾,直傳出數裏之外,隱隱可聞那群山回鳴之聲。
他忽然警覺到停留在寺中的時間已經不少,再有一個更次,寺中僧人就要起身做早課了,可是,他此來欲尋的“藏經閣”還沒有找出一點眉目,不禁心中躁急起來。這時,他正停身在二重大殿下麵,抬頭看去,隻見殿門前麵分立著兩個雕龍木柱,心中忽的一動,暗道:這大殿足足有四丈以上高低,我借門前木柱之力,爬上殿脊,也許能看出“藏經閣”的所在。
他想到之後,立時就做,手足並用,片刻之間爬上殿脊。
放眼望去,夜色中盡都是綿連的房舍,哪裏能分辨出“藏經閣”所在之處,心中大感失望。忽然一陣勁急的山風吹過,隻吹得鬆嘯竹搖,一片籟籟之聲,枝葉搖擺之間,數十丈外,忽現出一盞紅燈。原來那盞紅燈被幾株巨鬆的密茂技葉遮去,擋住視線,如非這一陣狂勁的幽風吹拂鬆枝,便無法看得出來。
他無暇多作思慮,牢記了那出現紅燈的方向,躍下殿脊,直對那出現紅燈之處走去。雖然遇上很多房舍庭院的阻擋,但仍能把握著方向不錯。
走了約一盞熱茶工夫,越過十幾重的庭院,果然看見一棟鬆樹頂端,高挑著一盞紅燈,在山風中不停搖擺。細看那紅燈之下,竟是一個獨院,翠竹環繞著一座靜室,雙門大開,屋中高燃著兩支鬆油火燭,中間放一張長方形的供案。
壁間掛著一個盆膝而坐的老僧畫像,供案上有一個尺許高低的玉鼎,鼎中檀香高燒,一片煙雲,繚繞滿室,供案左右,對坐著兩個小沙彌,合掌閉目,項掛串珠,穿著一色的灰白袈裟。那兩個靜坐的小沙彌,似是聞得異聲,倏然抬頭,四隻眼睛一齊向那勁裝夜行人停身之處投注過去,不知兩人是否發現了那勁裝夜行人,一顧之間,又閉上了眼睛,緩緩垂下頭去。
勁裝夜行人隻覺兩個小沙彌在抬頭探望之際,眼神湛湛,分明都身具上乘內功,不禁心頭一驚,暗道:傳說少林寺武學博奧,數百年來一直領袖武林,看來當真不錯,單看那兩個小沙彌的逼人眼神,內功已似在我之上,何況這寺中還另有無數高僧,看來我那盜取“達摩易筋經”的心願,隻怕萬難成功,今宵既尚未遇人攔擊,還不如早些退出的好。
他剛剛轉過身子,突然由心底泛上一陣羞愧之感,暗自責道:“徐元平啊!徐元平,大丈夫縱然粉身碎骨,亦不該如此畏縮不前,何況,那冊《達摩易筋經》……”
一個悲慘的回憶,閃掠過他的腦際,兩滴淚珠,奪眶而出。悲慘的往事,又激起他盜取《達摩易筋經》的雄心。繞過那翠竹環繞的靜室,向前走去。他雖不知那靜室之中住的是什麼人?但他猜想出必是寺中地位極高的僧人,乃極小心屏息繞過。
靜室後麵,又是一列廂房,外麵是一道長長的走廊。他踏著鋪地紅磚,沿長廊向前走去。
一陣微風,送過來襲人花氣,轉臉向廊外望去,但見數丈外有一座青石砌成的樓閣,兩旁種滿花木,中間是一道白石級梯。突然,他目光觸到樓閣上的匾額,不禁一陣驚喜。原來那屹立在數丈外的高樓,正是他急欲尋找的“藏經閣”。
一陣驚喜過後,心情又平複下來,看四周一片寂靜,仍不見巡值僧人,動中疑慮頓起,想道:武林傳說“藏經閣”乃是少林寺中最為重要的禁地,放置著少林派七十二種絕藝拳譜,既是這等要禁之地,怎的竟不見有人防守……
這心念在他腦際一掠而過,另一個強烈的心願,沸騰起他滿腔熱血,也消除了他胸中的疑慮,兩個飛躍,已到那樓閣石級之前。藏經閣所有的門窗,都緊緊的閉著,匾額下一塊小木牌,用紅筆寫著“藏經重地,不得擅入。”
他微一猶豫,翻腕拔出背上長劍,正待破門而入,突然身後響起一聲低沉的佛號,道:
“施主劍下留情,佛門重地,豈可隨便破壞?”
徐元平轉頭望去,隻見一個身軀修長的老僧,站在數尺遠處,披月白袈裟,頸上掛著一串念珠,雖然生的慈眉善目,但神情卻十分嚴肅,湛湛眼神,有如冷電暴射,逼視在他臉上。
徐元平不自禁打了一個寒戰,一時愣在當地,答不上話。但聞那老僧輕輕一聲歎息,道:
“佛門廣大,善恕十惡,老僧已三十年未和人動過手了……”
他臉色漸轉緩和,略一沉思,接道:“這藏經閣乃是本寺禁區,即是本寺中弟子,亦不能擅自入內,老僧已在我佛麵前立過宏願,非至性命攸關,決不和人動手,但這藏經閣又是老僧奉諭監守之地,也許施主是無心至此,快請離此禁區,免老僧左右為難。”
徐元平看那老和尚臉上滿是仁慈之色,雙目中那種逼人的眼神,亦隱斂不見,心中暗道:
這老僧這般仁慈,我實不宜使他為難,但那“達摩易筋經”,我又是非要到手不可,難道真的就此退走……
他想來思去,一時間難定得主意。
但見那老和尚淡淡一笑道:“是了,江湖之上,素有不分勝負不罷手的規矩,施主既敢入少林寺來,想必是武林高人,老僧幾句善言,自難使施主心服……”
他撿起一枚鬆針,笑道:“江湖上都說我們少林寺中武功,走剛猛的路子,所謂外門功夫……”話至此處,突然左手把垂在胸前的一串楠木念珠高高舉起,右手將鬆針緩緩向一粒念珠刺去,但見那鬆針慢慢深入,瞬息間對穿而過。
要知佛門念珠多用極老的楠木製成,堅比金鐵,那老僧能用一枚鬆針,把它洞穿,如非有極高的內家氣功,決難辦到。
隻見那老和尚微微一笑,接道:“這鬆針透木之學,卻屬於一種內家氣功,施主如亦能照老僧所為辦法,我當立即辭去這藏經閣監守之職,要是施主甘願謙讓,那就請趕快退離此處,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施生請三思老僧之言。”說罷,合掌垂目,臉色忽變肅穆。
徐元平目睹老僧鬆針透木氣功,心知對方武功比自己高出太多,今宵盜書之事,決難如願,暗道:我既找出這藏經閣的所在,又何必急在一時,少林寺中又毫無戒備,今宵縱然不能如願,何妨明夜再來?哼!我非得把那《達摩易筋經》取到手中不可,我要練成天下無雙的絕藝……
他想到得意之處,不自禁揚了揚劍眉,抬頭望了“藏經閣”兩眼,轉身急奔而去。
但聞身後傳來那老僧長長的歎息,道:“因果輪回轉,皆在一念問,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徐元平收住腳步,轉身望去,隻見那老僧站立在夜色中,雙手拿著項下念珠,一動不動,衣服飄飄,容貌莊嚴,不自主油然生敬。
他呆看了一陣,才轉身向前走去。經過攔路長廊,是一條三尺寬窄的小路,鬆竹夾道,白石鋪地,徐元平陡然加快腳步,瞬息間走到盡處。
前麵是一條廣闊的大道,他停住步,仰臉看看天色,正待辨別方向出寺,突聽不遠處一株巨樹後傳出來一聲冷笑,道:“這位施主好大的興致,深更半夜之間,還肯駕臨我們這少林寺中觀光,不過,你來有路,去時卻無門了!”
語音甫住,驀然風動,但見人影一閃,眼前現出高大的僧人,穿灰色僧袍,橫攔路前。
徐元平看對方赤手空拳,也不拔劍,傲然道:“這少林寺是名聞天下的古刹,又不禁香客朝山,哼!為什麼我就不能來寺中看看?”他自認這幾句話十分有理,所以說的理直氣壯。
那高大和尚冷漠一笑道:“施主話雖不錯,但未免太過牽強,既是朝山進香客人,就該白晝入寺,像這等夜深人靜之時,施主勁裝佩劍,滿殿遊走未免有些欺人太甚了!”他仰臉望天,一聲輕笑,又道:“凡是在江湖上行走的武林朋友,大概都知道少林寺中規矩,來時容易去時難,施主既敢夤夜闖入寺來,想必身負絕學,有恃無恐了。”
要知少林寺自經達摩祖師開山授藝,創立少林派後,一直領袖著天下武林,江湖上一提起少林寺,無不敬畏。
少林寺中僧侶,不但得格守佛門清規,而且還得受少林派森嚴的戒律約束,凡能離寺行腳的和尚,不但武功要入爐火純青之境,且多是寺中老一輩的有道高僧,一般修行不夠,武功不高的和尚,根本難以離寺一步。
徐元平看攔路僧人,神態高傲,不禁心中火起,怒道:“那你要怎麼樣?”
那和尚笑道:“事情很簡單,如果你自信能闖得出去,那就不妨闖闖。要是自知無力,就快些解除身上寶劍,隨我到羅漢堂,聽候中寺方丈佛論發落。”
徐元平一揚劍眉,冷笑道:“我既敢進寺,早已把生死置諸度外……”
那和尚微微一笑道:“施主既有這等豪氣,那就不妨試試少林派武學如何?”
徐元平不再答話,肩頭晃動,左掌橫臂右掌直擊,一招“雙龍搶珠”,猛攻過去。
那身軀高大的和尚,看他出手一招威勢奇猛,不禁暗暗一驚,忖道:“無怪這人這等狂妄,敢情是真有幾手。”
他身軀側轉,右手疾擊,讓過徐元平橫擊左掌,隨手一招“揮塵清談”,猛拂右腕,指風如剪,一閃而到,這一招用的巧妙至極,還手一攻,搶盡先機。
徐元平被急襲而來的指風逼迫得後退三步,瞬息之間,又揮掌而上,左掌“白雲出岫”、右掌“浪打礁岩”,兩招並進,合一擊出。那身軀高大的和尚,也被他淩厲的反擊之勢迫退了一步,心頭一震,橫裏躍開數尺,暗道:“此人出手招數精奧靈活,似已得名師指點,必是大大有來曆之人……”
他正想喝問對方師承門派,徐元平已連綿的展開了迅捷的攻勢,雙掌連環擊出,著著逼進,而且招術怪異,很難認出,掌法倏忽之間,他已連續攻出七掌,踢出四腿。在這生死決於頃刻之間,那和尚無暇再喝問對方師承出身,冷哼一聲,雙拳霍地展開還擊,使出少林派中一百零八招“羅漢拳”法,和徐元平展開搏鬥。
刹那之間,拳風呼呼,足影點點,拳掌交錯,四周風生。那一百零八招“羅漢拳”法,是少林派七十二種絕學之一,拳勢純走的剛猛路子,施展開後,就如鐵錘擊岩,巨斧開山,擊勢甚是嚇人。
十合之後,那和尚已扳平劣勢,“羅漢拳”法亦進入精奧之境,威勢愈來愈大,拳風越打越強,相形之下徐元平已逐漸被逼落下風。那身軀高大的和尚,本是少林寺中的“戒持院”
首座三僧之一,法名百行,為少林寺當今四代中百字輩高手,奉派至“戒持院”,專司監管寺中觸犯清規弟子受戒之責,藝業精到,功力深厚。
他雖然搶得了上風,但一時間卻也無法擊敗對方,兩人力拚了三十合,仍是個不勝不敗之局。原來徐元平在發覺以硬接對方強猛的拳勢難以取勝之後,立時改作遊鬥,以小巧的提縱身法和百行大師過招,竟然支撐到三十個回合以上。
百行大師一方麵震驚對手的高強武功,一方麵逐漸動了真火。
自己在少林寺百字輩師兄弟中,武功成就甚高,素受掌門師尊和諸院長老嘉許,今宵用懷絕學“羅漢拳”和人過招,竟讓別人走到三十回合以上,不禁激起求勝之念。這時,他的“羅漢拳”正施到第四十八式“長眉舒臂”和第五十式的“伏虎降龍”,立時運足真力,連環劈擊出手。
這兩招本來是“羅漢拳”中精奧之學,再加上他數十年修煉的深厚功力,拳勢擊出,直如浪翻波湧,徐元平早就不敵了,哪裏還能擋得住百行大師這全力一擊,隻覺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潛力拳風,直逼過來,不禁心頭大駭,慌忙仰身疾退倒竄而出。
他應變雖然夠快,但仍被百行大師的拳風餘力擊中,雙足落地之後,仍然站不住樁,一連後退五六步,才站穩身子,隻覺內腑一陣血氣翻動,頭暈目眩,心知再打下去,必要傷在對方手中,立時一提丹田真氣,轉身向右麵奔去。
百行大師也不追趕,望著他的背影在轉角處消失。
徐元平轉過了兩個屋角、停住步喘息一陣,正等飛身上屋。突見廊沿下暗影中出來兩個和尚,他們手裏都握著一柄六尺以上方便鏟,攔住了去路。
右邊一僧冷笑一聲道:“施主既然敢深夜闖寺,想必已知我們寺中規矩,此刻施主如果心仍不服,不甘願束手就縛,就請快快亮劍動手……”
徐元平心知免不了一場搏鬥,右腕一翻,背上長劍出鞘,左手劍訣一引,右碗一振,舞起一團耀眼劍花,一出手就是毒辣招術“鳳凰三點頭”,分向兩僧刺去。
但聞兩增同時一聲怒喝道:“好辣的劍招!”霍然躍身疾退,同時舉鏟殺來,淩厲至極。
那方便鏟乃是異常沉重的兵刃,徐元平不敢舉劍硬封,縱身閃過,揮劍還擊。他剛才和百行大師動手之時,已嚐了少林武學苦頭,這次動手,絲毫不敢大意,甫一交接,立即施展出身懷絕學三十六招“追風劍”法,劍勢若長江大河,綿綿不絕攻上。
這套劍法,妙在迅快緊促,每攻一劍後,一招立時相連而至,不讓敵人有緩氣還手之機,當真是步若流水行雲,劍如電閃雷奔。
兩僧一時之間被他這迅速絕倫的劍招所製,竟自無法還攻。但二僧功力深厚,方便鏟招數又異常精專,雖被徐元平“追風劍”法所製,無法還手,但鏟法使出有如一片光幕護身,雖無反擊之力,但卻足可自保。
直待徐元平一套“追風劍”法用完,劍勢將變未變之際,雙僧陡然奮起反擊,刹那間鏟影縱橫,呼呼風生,兩合之後,攻守易勢,雙僧已搶回主動,鏟勢若狂風驟雨,著著逼進。
徐元平又苦撐數合,已覺得難於支持,暗道:我戰死本不足惜,隻是盜取那《達摩易筋經》的心願,今生永無實現之日。
心念一轉,陡生逃走之意,暗運功力,長劍一招“金絲纏腕”,把右麵一僧逼退一步,借勢一躍,後退八尺,揮劍一掄,躍上屋麵,左手探懷模出一枚燕尾銀梭,隻要二僧一追,立時施放暗器。哪知二僧並不追趕,冷笑幾聲又隱入廊下暗影中。
這時,徐元平心中已了然,表麵上毫無戒備的少林寺,實則處處有著埋伏暗樁,森嚴無比,要想出寺,尚不知還得闖過幾道攔路暗卡……
他剛才連經兩番激烈的搏戰,已知少林寺中僧人,個個武功高強,早已失去了製勝信心。
但他乃生性高傲之人,雖然明知無能闖出寺去,仍不願束手就縛,運氣調息一陣,右手仗劍護身,左手扣著一枚燕尾銀梭,認定出寺方向,施展開輕功,向前奔去。果不出他的意料,少林寺各層殿院之內,早已埋伏了暗樁。
徐元平剛剛翻越了兩層屋麵,突聞一聲朗朗佛號道:“阿彌陀佛,小檀越慢走一步,貧僧等候大駕很久了!”
但見三僧肩頭晃動,倏忽之間由並排攔路之勢,變成了三麵合圍,正中一僧,揮動手中戒刀,獨擋徐元平猛衝之勢,但聞一陣金鐵交鳴之聲,刀劍連相接助,迸發出一片火星。這一招硬接,震開了徐元平護身劍幕,但那和尚也被徐元平全力揮劍的衝擊之勢,震退了兩步,雙方一擊倏分,各自後退數尺。
隻聽那和尚冷笑一聲,道:“小檀越身手不凡,貧僧有幸,會得高人……”陡然欺身直進,揮刀猛劈。
徐元平這次不再和人硬拚,閃身讓開一擊,劍走輕靈,迅快地刺出三劍,這是“追風劍”
法中一招絕學,三劍雖是先後出手,但因刺出速度太快,直似三柄劍並擊而出一般。那僧人一時指手不及,仰身一跌後退五尺。
徐元平正等使開“大鵬雲”身法,逃出三僧的合圍,忽聞兩側二僧齊聲喝道:“好劍法!”兩柄寒光耀目的戒刀,左右合擊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