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角色行為(4)(2 / 2)

這樣,前者,可謂燈草當抵門杠,力不從心;後者,可謂高射炮打蚊子,績效很差。

(三)角色錯位的矯正

1.增強角色意識

增強角色意識,是指增強角色扮演者的主體認識,履行角色的職責和義務。例如,公務員角色應當履行下列義務: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認真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服從和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清正廉潔,公道正派;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又如,經商者一定要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努力做到文明經商、優質服務,從而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2.健全用人機製

健全用人機製,是指健全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製,把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保證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從角色理論角度來說,健全這種新的用人機製,是防止角色錯位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我們要“吃透兩頭”:一頭是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中央關於幹部人事製度改革文件的精神。另一頭是人事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本地區、本單位人事動態情況,按照規定的原則、程序和方法,致力於拓寬視野、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

此外,對於一些新的職業(如明星代言、股評專家以及心理谘詢師等)的法律責任要有具體明確的規範,這不僅有利於操作,而且對於建立相應的角色規範,防止角色錯位,都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五、角色失敗

(一)角色失敗的含義

人們在角色扮演中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常會產生矛盾,遇到障礙,甚至遭到失敗。角色失敗也是一種角色行為,不過是一種嚴重失調的角色行為。角色失敗是指角色扮演者由於多種原因使其半途終止或最後退出角色的行為。就社會個體角色扮演的整體而言,角色失敗隻是少數的現象,但是,由於角色失敗會給社會造成惡劣後果並使角色承擔者受到重大打擊,因此也應予以重視。

從角色失敗的含義中可以看出,角色失敗的結果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角色扮演者半途終止其角色表演。例如,有的夫妻因感情破裂而導致離婚,有的經營者因經營不善而發生破產,有的工人因違反廠規而被解雇,有的幹部因失職而被罷免,有的學生因違反校紀而被退學等。另一種是角色扮演者最後退出角色表演。例如,有的機關幹部因違反計生政策而被開除黨籍,有的領導幹部因涉嫌犯罪而被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

(二)角色失敗的預防

1.總結經驗教訓

角色失敗的形成,都不隻是一個原因,往往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失敗乃成功之母”。角色失敗的承擔者一定要敢於麵對問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變失敗為成功,是角色承擔者的最佳選擇。

2.認清角色規範

每個角色都要遵循社會所規定的該角色的行為要求。角色失敗的承擔者應當從思想上認清角色規範的重要性,知道自己擔當的這個角色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和怎樣去做,從而使自己的角色行為合乎角色規範和社會規範的要求。

3.正確處理矛盾

角色失敗的表現有種種,其性質既有大多數的人民內部的矛盾,又有極少數的敵我之間的矛盾。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角色失敗中的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特別是對於前者,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係,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鄭杭生主編.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周曉虹主編.現代西方社會心理學流派.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

3.周曉虹主編.現代社會心理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

4.奚從清,俞國良著.角色理論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1

5.丁水木,張緒山著.社會角色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