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理直氣壯地拒絕,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二)(1 / 2)

不論我們是誰,生活在哪裏,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都不是為別人而活,而是為自己。中國有句老話叫“死要麵子活受罪”,事實上,它極為恰當地反映了那些“麵子主義者”的真實情況。

麵子好比是一條變色龍,會隨著環境而不斷地變換角色。家庭、工作、社交,場合不同,麵子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不同。所以,唯有正確理解麵子,才能避免敗在不好意思上。

無論“麵子”的含義被理解寬了,還是理解窄了,都可能會演變成一種人生負擔。倘若僅僅為了麵子,而背負沉重的包袱吃力前行,那就得不償失了。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貪念往往會把麵子無限放大,而自我與環境的差距過大,正是現代都市人幸福指數下降的主要原因。

小陳是知名美術院校的高材生,畢業後,她憑借自己過硬的專業功底,進入一家時尚雜誌社擔任美編。不少朋友都很羨慕小陳,因為她始終都走在時尚最前沿,但卻沒幾個人知道她的煩惱。盡管小陳的收入還算不錯,但在同事麵前她常常覺著沒麵子,抬不起頭來。

看到周圍的同事穿著國際名牌,拎著上萬塊的皮包,再反觀自己的寒酸,小陳覺得臉上實在掛不住。為了找回點麵子,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她剩下的錢基本都花在了置辦行頭上。有一次,為了省錢買個LV的包,她連續一個月一天隻吃一頓飯,還美其名曰是為了減肥。在朋友眼中,她是時尚漂亮的富家女,但實際上她出身很普通。父母都是退休教師,生活雖然無憂,但遠遠沒有達到可以隨意揮霍的地步。

轉眼兩年過去了,周圍的朋友買房的買房,買車的買車,“月光族”的小陳則根本沒有多少存款,更不用說買房買車了。在一年一度的同學聚會上,當大家談論著房子、車子時,小陳感到十分難過,這讓她萌生了堅定的信念:買房需要的資金實在太多,況且自己又是女孩,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買輛車。

實際上,小陳太愛麵子了,但她自己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在麵子的泥潭中越掙紮越深,生活也越來越枯燥無味。為了在同學中顯得有麵子,她不考慮個人需求,盲目地決定買車,實際上她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所謂的“麵子”綁架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她開始看車,普通的車沒檔次,實在看不上眼,她比較中意的是一款四十萬左右的奧迪。為了買下這輛車,她東拚西湊,甚至把父母的養老錢都拿了出來,好不容易湊夠了首付,又辦理了為期十年的銀行貸款。自此以後,小陳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沉重的還款負擔,讓她整日都陷入憂心忡忡之中。

為了還車貸,她減少了日常支出,以前還常和朋友聚餐、看電影、旅遊,現在則不得不放棄這些活動,除了上班,整天都窩在家裏不出門。雖說有了車,但車輛的保養、燃油等支出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所以一般情況下,她很少開車出門,隻在同學聚會等場合,才開著自己頗為得意的坐騎前往,平時則停在車庫裏“積灰”。

實際上,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小陳的做法並不明智,但在現實生活中,像小陳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本來買經濟適用的車型就能滿足需求,但為了攀比,顯得有麵子,為了避免在人前不好意思,非要買豪華車,結果收入嚴重透支,反倒因麵子而受累。

吃飯宴請,向來是傳統的待客之道。但如今,吃飯宴請也在人們追逐麵子的過程中越發惡俗。現實生活中,越窮的人越喜歡請客,這種現象背後的罪魁禍首就是“排場”。不管是婚宴、生日宴,還是幼兒滿月、老人喪禮,排場簡直是無孔不入。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大操大辦,不惜耗費大量財富,仿佛隻有這樣才會好看、風光、氣派,否則就沒法在親朋好友麵前抬起頭來。

其實,人們大講排場的背後,還是麵子在作怪。仔細想想,什麼是好看?怎樣才能算得上風光、氣派?排場不過是外在形式而已,如果僅僅為了這點外在的東西,就大肆浪費錢財,甚至遇事都被麵子牽著走,又何來尊嚴和自由?

實際上,人才是世間萬物的靈長。所有身外物都是為人服務的,可我們卻忘記了它們原本的使用價值,將其視為虛無縹緲的“麵子”象征。女人還是現實一些好,丟掉攀比的壞習慣,拋開作祟的虛榮心,從今天開始,擺脫“麵子”造成的困擾,簡單而輕鬆地生活吧!

當你被人拒絕的時候,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可以說,很多人覺得被人拒絕是一種傷害,正因為如此,我們才不太願意拒絕別人。尤其是好朋友之間,拒絕似乎意味著“背叛”、意味著薄情寡義。但實際上,拒絕並沒有這麼深遠的負麵效應。相反,有時候拒絕並非背叛,而是一種信任,一種肯定,甚至是一種幫助。

有個不到20歲的年輕人,帶著自己多年寫下的厚厚的一本大文章,走了很遠的路,去拜訪他敬佩的作家。見麵後,他對作家說:“我為了見你,攢了很多天才攢夠路費,路上我什麼都不敢吃,害怕把回去的路費也吃掉了。”說到這裏,他羞愧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