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衝鋒槍的誕生與發展(1)(1 / 3)

衝鋒槍

一般來說,衝鋒槍是指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單兵連發機械。它是一種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和衝鋒,在200米內具有良好的殺傷效力。

一、衝鋒槍的結構

衝鋒槍的結構較為簡單,槍管也較短。自動方式多采用槍機後坐式,槍機較重,發射時碰撞較厲害。它采用容彈量較大的彈匣供彈,彈匣通常是裝在武器下方,有的裝在側方或上方。戰鬥射速單發約40發/分,長點射時約100~120發/分。簡單的衝鋒槍沒有快慢機,隻能是連發射擊。通常來說,衝鋒槍多具有小握把,槍托一般可伸縮或折疊。

二、衝鋒槍的性能和特點

一般來說,常規衝鋒槍是一種以雙手握持、使用手槍彈的全自動武器。自20世紀70年代以後,使用小口徑步槍彈的短槍管自動(突擊)步槍和集手槍、衝鋒槍、步槍性能於一身的個人自衛武器也被劃歸為衝鋒槍的範疇。

事實上,衝鋒槍與其它槍械相比,它自有其獨特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①衝鋒槍比步槍短小輕便,采用短槍管,槍托可伸縮或折疊,便於在有限空間內操作和突然開火。通常來說,現代衝鋒槍打開槍托時全槍長550~750毫米,槍托折疊後全槍長450~650毫米。此外,普通衝鋒槍的全槍重量一般為3千克左右,而輕型或微型衝鋒槍在2千克以下。

②衝鋒槍具有較強的火力,大多數衝鋒槍采用30~40發容彈量的直彈匣或弧形彈匣供彈,少數采用50、100發螺旋式彈匣或70、100發彈鼓供彈。此外,戰鬥射速單發時約為40發,連發時約為100~120發。

③大多數衝鋒槍使用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該彈具有較大的停止作用和良好的內外彈道綜合性能,能夠滿足近距離作戰的需要。

④絕大多數衝鋒槍采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開膛待擊式擊發方式,以利於簡化結構、槍管冷卻和防止槍彈自燃。

⑤結構簡單,造價低,便於大量生產。

⑥通常裝有小握把,或由彈匣座兼作前握把,便於射擊操作。

衝鋒槍發展概況

衝鋒槍是廣大兵器愛好者比較熟悉的一種武器,在電影裏、電視上經常見到它伴隨著主人公過關斬將,逢凶化吉,所向無敵的場麵。它短小精悍、火力迅猛、攜帶方便、操作簡單,在短兵相接的衝鋒或反衝鋒中,能以猛烈火力殲滅近距離敵人,故得“衝鋒槍”的雅號。

一、誕生

論資曆,衝鋒槍在槍械家族中,是最年輕的,其發展曆史僅有90多個春秋,與已有600多年曆史的老字輩手槍及步槍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但它一經問世,便鋒芒畢露,成為槍械王國裏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衝鋒槍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曆經戰火洗禮,之後又在許多戰爭中經風雨、見世麵,馳騁沙場。可以說,衝鋒槍是在戰火中出生,戰鬥裏成長。在世界槍械發展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在20世紀初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投入到戰場上的步兵武器主要有步槍和輕、重機槍,而使用最多的是單發非自動步槍。非自動步槍需要人工裝彈,戰鬥射速很低,一般為每分鍾5~10發,達不到快速殲敵的目的。盡管重機槍出現較早,但采用水冷卻方式,結構複雜,十分笨重,在戰鬥中隻能用於配合步兵作戰,掩護步兵衝鋒,一旦攻守雙方短兵相接,重機槍也就失去了掩護的作用。輕機槍雖然比重機槍輕,可以伴隨步兵一同衝鋒,但是它的重量相對步槍來說還是太重,結構也比較複雜,不便於大批量生產和裝備部隊。這樣,輕機槍在參戰各國的軍隊中裝備數量相對較少,所以近距離作戰火力相對較弱。而戰場上經常出現衝鋒與反衝鋒的陣地戰和城鎮中的爭奪戰,迫切需要一種比輕機槍更輕便靈活、火力更迅猛的武器。於是,一種小巧靈活、攜帶方便、火力較猛的新型武器——衝鋒槍便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