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衝鋒槍的創新之路與未來(3)(2 / 3)

七、瑞士衝鋒槍

兩次戰爭間隔期間,德國槍械研製人員是借助瑞士繼續研製槍支。希特勒退出《凡爾賽條約》後,瑞士槍支生產商在繼續為本國生產槍支的同時還向德國出口武器,他們在1940年才真正意識到這樣做的嚴重性。韋芬布裏克布倫公司和SIG公司是當時瑞士最重要的生產衝鋒槍的公司,後來,以生產機載機炮聞名的希斯潘納-蘇伊澤公司也加入生產衝鋒槍的行列,他們根據生產許可證生產芬蘭研製的M-31型衝鋒槍。大約在1943年,在瑞士陸軍選用槍支的競爭中,SIG公司所提交的兩種槍型均遭失敗。之後,SIG公司轉向別國提供MP41型衝鋒槍,該槍是20世紀30年代研製的MK33型衝鋒槍和MK37型衝鋒槍的改進型。MK33型衝鋒槍和MK37型衝鋒槍是兩種並不很成功的槍支,前者采用延遲式後坐力製動,後者則采用無延遲式後坐力製動。SIG公司生產的MP41型衝鋒槍與其他衝鋒槍一樣使用9毫米帕拉貝勒姆子彈,采用簡單的無延遲式後坐力製動,裝有一個環形肋拱槍管和一個木製前托柄、一個木製手槍槍柄和一個與套筒座相配的木製槍托,套筒座由鍛鋼磨製而成。MP41型衝鋒槍重量很重,不受使用者的歡迎,該槍的可取之處也許是複進簧和槍栓可以從槍中取出來,此舉是對貝雷特M1938型衝鋒槍的模仿。瑞士陸軍部拒絕采用此槍,而是采用了由韋芬布裏克布倫公司研製的結構較複雜的衝鋒槍,該槍以設計者的名字命名,稱為弗雷爾衝鋒槍,它是一種真正的不合時宜的衝鋒槍,因為它采用短後坐製動和槍栓閉鎖設計,這種設計與馬克西姆機槍和維克斯機槍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瑞士陸軍為什麼會選擇弗雷爾衝鋒槍而不選擇雖然外表粗糙但結構簡單的MP41型衝鋒槍呢?這一直是一個謎。弗雷爾衝鋒槍進入現役時更名為MP41/44型衝鋒槍。韋芬布裏克布倫公司向瑞士陸軍交付這種機槍的數量還不足5000支,原因是他們的生產速度不能滿足瑞士陸軍的需求。瑞士陸軍在恐慌中,求助於希斯潘納-蘇伊澤公司,該公司已把公司部分所有權轉讓給了蘇米公司,並從蘇米公司換取研製自己衝鋒槍的技術。以MP43/44型衝鋒槍命名的芬蘭衝鋒槍在瑞士非常有名,一直在瑞士軍隊中服役至1948年,後來一線部隊中使用的MP43/44型衝鋒槍由SIG公司研製的MP48型衝鋒槍取代。

衝鋒槍的新麵孔

單兵自衛武器概念,最初是在1986年美國戰備協會舉辦的一次年會上提出來的。後來,作為未來先進輕武器族的一員被納入《美國輕武器總規劃》中,其目的是取代手槍、衝鋒槍和短突擊步槍。在該規劃中,未來先進輕武器族還包括單兵戰鬥武器和班組支援武器。由於單兵自衛武器結構特點、作戰效果比較接近於衝鋒槍,因此在國外的權威年鑒中,常把單兵自衛武器歸屬於“衝鋒槍”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