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樂於付出,舍己助人:放下自私(1)(2 / 3)

天帝釋知道人間有這樣一個國王後,很是擔心。因為他心裏很清楚,天帝釋的地位不是終生製,不管你是誰都有機會稱為天帝釋,前提是一直堅持修善積德,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死後就能轉生到天堂接替原來的天帝釋。

現任的天帝釋一天天的看著人間的那個國王行善,心裏就越發的害怕。總擔心自己被替換下來。於是他決定破壞,伯曳的行善功德。以便使自己的位置坐的更久一些。

一天,天地釋終於想出一個辦法,他命令自己的一個手下變成一隻兔子,告訴手下,他自己會變成一直凶猛的老虎,一直追趕兔子,讓兔子一直被追到伯曳的麵前祈求幫助。然後伯曳要是真的心底善良就一定會救兔子,然後答應天帝釋的任何要求。隻要答應了,天帝釋就準備讓伯曳的肉來代替。到時他必然會後悔,隻要他後悔了,他的功德就會前功盡棄。

手下按照天地釋的要求變成了一隻兔子。天帝釋就變成一直老虎,開始了“追捕計劃”。

伯曳正在戶外練劍,隻聽見不遠處一陣混亂,仔細看去,一隻凶猛的老虎在追一隻可憐的兔子。兔子東躲西閃,無路可逃,便一頭撲到伯曳的腳下請求幫助。呼救道:“請您救救我,老虎要吃我,救命!救命!”

伯曳安慰它說:“不要害怕,我一定會救你。”

老虎隨後撲了過來,對伯曳說:“這隻兔子是我的食物,你不能搶我的食物,不然我會餓死的。”

伯曳說:“我是行善之人,救渡一切眾生是我應該做的,現在怎麼可能見死不救呢?

老虎說:“你若真救渡一切眾生,那我也是眾生的一分子啊,今天我若不吃兔子,我就會被餓死。即使不吃兔子我也得吃其他的肉,而且這個肉必須是新鮮熱肉,否則我餓死了,不也是眾生裏的一條性命沒有了嗎?”

伯曳聽老虎這麼說,心中暗感很是為難。本想隨便找點肉打發了老虎了事,但沒想到老虎隻吃剛割的新鮮熱肉。倘若為此而宰殺其他動物,那不就是為了救一命,又害了另一命,這怎麼能行呢?思來想去,他決定從自己身上割一塊肉來給老虎,以求老虎可以放過兔子。

伯曳想明白後對老虎說:“今天你一定要吃到剛割的熱肉,那我就割一塊自己的肉給你吧!”

老虎暗自高興,伯曳果然是自己當初想象的那樣,既然這樣,我就不客氣了,但麵子上還要過的去,不能很直白的要。於是他說:“我也不是為難兔子,隻是我要不吃肉我就會被餓死,但您執意要救兔子,我隻能這麼做:我隻要你和兔子一樣重量的肉就可以。這公平一些。”

伯曳聽後說:“可以!”於是讓自己的侍者拿來一具天平。

伯曳把兔子放在天平的一側,然後撩開衣服,忍著劇痛,從自己的左腿上割下了一塊大致和兔子相等的肉,放在了天平的另一側。

但天帝釋施了法,天平放兔子的那一端,一直沉在一邊,剛放肉的一端卻高高地翹著。顯然是肉重不夠。

伯曳見狀,連忙又割下自己的一塊肉,但天平兩端還是不平衡。加了一次又一次,伯曳兩條腿上的肉都快割完了,天平依舊沒有平衡。伯曳無奈,既然答應,就一定要做到,於是開始繼續割下自己胸脯、手臂上的肉繼續往天平上放,一直到伯曳身上的肉快要割完了,天平還是沒有平衡了。伯曳著急了,使盡了全身唯一一點力氣,把自己放到了天平上,然後昏厥了過去。

此時,天地震動,眾神紛紛下凡,為伯曳的善行感動不已。

天帝釋此時也恢複了原形,喚醒了伯曳,問他:“你這麼做善事,是為了什麼呢?總有目的讓你有這樣的毅力一直堅持吧?”伯曳極其微弱而堅定地說:“我一無所求,我隻希望普度眾生。言出必行是我的宗旨。

天帝釋接著問道:“那你剛割自己全身的肉的時候,肯定是相當痛苦的,那會兒你有後悔嗎?”

伯曳說:“這有什麼後悔的呢?既然都決定做了,就要執行,我一點都也不後悔。”

天帝釋這才明白,伯曳的行善隻是為自己的言行做事。並不是自己想的,行善是為了當下一屆的天帝釋,接替他的位置。為此天帝釋感到萬分的愧疚。原來是自己的心胸這麼狹隘。

就在這時,伯曳的全身都突然長出了新肉,和原來的體型一模一樣,連個刀痕都看不見。

眾神看到這種情形,無不為伯曳的高尚品德感到震驚,也為他得到新身而歡喜雀躍。

靜品禪心:佛家子弟焚身、剜肉,以代眾生受苦、救贖眾生的記載在佛經裏不勝枚舉。千百年來這樣的故事能夠大肆弘揚,不是要誤導人們焚身、剜肉,而是向世人昭示一種大慈大悲的宏願和決心。

3.助人者天必助,舍己者人人幫

從前,有個人由於家境貧寒,迫於生計,便在一個商人那裏做仆人。但他誌行高潔,不合法的事、有背與禮儀的事從來不做。

有一次,商人帶著這個窮人和他的一些合作夥伴,出海采寶。事情很順利,沒下海幾次他們就采到不少的寶貝,於是張帆返航。但就在返圖的路上,船忽然停下來,怎麼也走不動了。所有的商人們驚恐萬分,一個個心知肚明,肯定是這次入海采寶惹怒了海神。於是都趕緊跪在甲板上請求海神放他們一條生路。而那個窮人,知道自己平日裏從不做虧心事,現在遇到這種事,也不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