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的突然出現,讓麥克阿瑟大吃一驚,但他仍固執地斷定:這場不期而至的遭遇戰,隻是中國軍隊使用有限兵力進行邊境防衛,以掩護朝鮮黨政軍進入中國組織流亡政府。他不相信中國軍隊能夠在現代偵查技術眼皮下,實施大規模運兵集結,甚至狂妄地認為:“中國真的愚蠢地出兵,那將隻是為他們創造了回到石器時代的機會。”而此時,先後集結在鴨綠江邊境線的中國誌願軍已超過30萬人。就在誌願軍準備繼續擴大戰果之際,彭德懷果斷命令停止追擊,與敵脫離接觸向後撤退,並在沿途丟掉小鍬、背包等物品,製造倉皇逃跑的假象。彭德懷故意示弱、縱敵、驕敵,以求誘敵深入,並料定驕傲狂妄、剛愎自用的麥克阿瑟不會善罷甘休,定會卷土重來。麥克阿瑟果然上當。在發動進攻前,他親自乘專機至鴨綠江出海口上空視察,最後判斷:中國軍隊是“象征性進攻”,“裝備低劣,怯戰敗走”。返回東京後,他立刻下令發動“聖誕節攻勢”,並召開新聞發布會。隨即,美國各大報刊登出消息:麥克阿瑟將軍保證“聖誕節前結束戰爭”,“聖誕節前士兵可以回家了”。就在兩個月前,麥克阿瑟剛剛贏得一場一比五千的賭博,現在他還想再來一次,不過這次賭注下得更大。
11月20日前後,麥克阿瑟集中了美、英、土耳其及南朝鮮軍共22萬人,飛機1200多架,仍分東西兩線向中朝邊境發起全麵進攻。誌願軍先以小部隊節節抗擊,且戰且退,引敵進攻。至24日,聯合國軍已經全部被誘至預定戰場,進入了一個西起清亭口,經泰川、雲山、新興洞,到寧邊以東,約140公裏弧形突出地帶的大口袋。在這個大口袋的口上集結著誌願軍共9個軍計38萬餘人。而此時,聯合國軍兵力分散,側翼暴露,後方空虛。
11月25日黃昏,在清川江以北整個西線的寬闊正麵上,自西至東,誌願軍第50軍於博川向英軍第27旅、第66軍於泰川向南朝鮮軍第一師、第39軍於寧邊向美軍第25師、第40軍於球場向美軍第2師、第38軍於德川向南朝鮮第7師、第42軍於寧遠向南朝鮮軍第6師和第8師開始全麵進攻。兩天以後,東部戰線的誌願軍第20、第26、第27軍也向敵發起了猛烈進攻。
中國戰史稱這次進攻為朝鮮戰爭的“第二次戰役”,西方軍史學家則稱之為“清川江戰役”,並將其列入20世紀經典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