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細心
很多孩子都有粗心的毛病,幹什麼事都馬馬虎虎。其實,這樣的習慣會給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不少麻煩。如不及時改正,會對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
粗心在孩子中的表現多種多樣:在考試中,會因為粗心丟分而感到後悔;經常會因找不到筆記本、課本或作業本而急得團團轉;會因找一樣他急需的東西而把屋子翻得一塌糊塗。
有一位家長因為孩子粗心,就向專家進行谘詢,說兒子小樂做事不認真,具體體現在做作業、畫畫、打球等各個方麵。比如在打球時,小樂不會按老師教的姿勢打,動作很隨意,而且還一臉笑容。至於寫字,小樂的家長認為,認真的孩子,一筆一畫寫得很用力,橫平豎直,甚至在紙張上後幾頁都留下印痕。但是,小樂很快就會寫完,而且錯字比較多,看起來就是敷衍了事。在平常的考試中,做出的考題不是錯了小數點就是忘了在數字後麵加零。更離譜的是,試卷常常忘記寫名字。
對於小樂粗心的習慣,小樂的母親認為,從深層次來看,它是一種學習習慣和對待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態度問題。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糾正,小樂可能就形成了終身粗心的習慣。但無論是正向的激勵還是反麵的懲罰都沒有明顯效果,這讓小樂的母親十分擔憂。
◎讓孩子認真地學習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粗心是因為學習不認真。其實,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於學習能力不足、存在學習障礙所致。因此,家長不要單純在孩子的學習上下功夫,而要找準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源,然後有效地幫助孩子,從而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
上三年級的小強因為學習粗心,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懲罰。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小強的媽媽每天晚飯後什麼也不做,專門坐在小強身邊看著他寫作業。結果,小強的學習不僅沒有起色,反而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寧願挨打也不願意寫作業。於是,小強的媽媽帶著小強走進了一家谘詢室。
媽媽向輔導專家提出疑問:“老師,孩子對待學習一點都不認真,很多時候,他也不是不會,就是粗心,怎麼辦呢?”
輔導專家給出回答:“其實,孩子的粗心問題未必是孩子學習不認真,或許還有其他的原因。”接著,輔導專家為小強作了一次測驗。從測驗中,輔導專家發現了小強握筆姿勢不正確。這在一些家長心中僅僅是一個小毛病而已,但它不僅會影響孩子寫作業的效率,還會因容易疲勞而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通過測驗,輔導專家還發現,小強存在一定的學習障礙。為了查找造成小強學習障礙的原因,輔導專家進行了第二次測驗。結果發現,小強的手眼不協調是導致他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