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布匹批發商拿著10種花樣的布料樣本來到我朋友的工廠,讓他來加工。我的朋友那段時間業務不多,正為沒有生意而發愁,見有人親自登門送上生意,非常高興,但看見客戶提供的那10種布料的花樣時,他又頭疼了。為什麼呢?因為前些日子,設計人員告訴他這10種設計過於平庸、缺乏藝術美感,所以這些布料已經停產了。
但我的朋友為了慎重起見,還是把設計部門的負責人叫來,讓他對客戶送來的這10種布料再進行一下評估。結果還是一樣。
他甚至說:“像這樣的設計,早就被淘汰了,幾乎沒有一點新意,估計隻有落後山區的人才有可能喜歡!”
結果怎麼樣呢?那位負責設計的“人才”被我的朋友炒了魷魚。隨後,工廠加足馬力,按照客戶的要求生產出大批布匹,一舉扭轉了市場局勢。朋友的公司也借此扭虧為盈。
這說明,做生意一定要學會努力達到客戶的要求,而不是達到自己的要求,更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來做事,或者把自己的要求往客戶身上套。
為了服務好客戶,我們就要想方設法去挖掘客戶的需求和潛在需求。我非常喜歡一個關於割草的小男孩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故事。
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給一位姓陳的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請了割草工。”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做得好不好。”
我曾經遭遇過數次失敗的創業經曆。這就像小孩子學走路一樣,總會摔倒,然後爬起來,再學著走。沒有一個孩子在蹣跚學步時不摔跤的。所以要把挫折、不幸、痛苦看成是創業的一部分,看成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創業之所以失敗,有時候是因為資金鏈斷裂。員工薪水不夠發,客戶的貨款收不回來,供應商追著收錢,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資金運轉不暢。但到我第7次創業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同供應商的關係處理得非常好,拖欠貨款到6個月的時候,對方沒有催款,還是一直供貨給我;3個月沒有發薪水,員工還是一如既往地埋頭做事,很努力地工作,每天工作十一二個小時。
甚至有一個老員工借錢給我,讓我去給其他員工發薪水。有個客戶在我還沒有發貨的情況下,提前6個月就把錢付給我了。這個客戶後來成了我的股東。
這個客戶為什麼相信我?就是因為他相信我!相信我不會食言,相信我的產品有保障,相信我的為人,相信我的信譽。我們拿什麼讓別人相信你呢?這就看你平常的為人了,就看你過去一點一滴的表現了。
以前當我在為別人打工,還是工廠倉庫的助理員的時候,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一位客戶要追貨。他在電話裏說:“你們公司差我300件貨物,什麼時候送來啊?”那時的情況是,公司裏隻有很少很少的貨了。我又不是銷售人員,完全可以不搭理他。
一般的庫管遇到這樣的問題,會“喀”的一下把電話掛掉,這又不在我的工作職責範圍內,可以不用管,而且這樣做天經地義。
但我沒有。相反,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倉庫裏外仔細地清查了一遍,湊了300件貨物,然後立即坐公共汽車給他送過去了。後來這樣的事又發生了若幹次。在許多次的交往中,這位客戶覺得我有擔當,不推卸責任,對工作很主動,有補位意識,辦事牢靠,值得信任。
幫客戶解決問題,也就是幫自己解決問題,幫企業解決問題。
通過這件事,我贏得了更多客戶的青睞,也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和感情。
用真心換真心,用溫暖換溫暖,這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當你肯為客戶三天三夜合不上眼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越複雜的事,就是越簡單的事;最難辦的事,也是最容易辦到的事。你能讓客戶喜歡,也就一定能讓老板喜歡。
好員工要學會給公司多賺錢以前有個同事對我說:“你是大專畢業的,而我隻是中專畢業的,所以你受老板的重視,而我就被老板輕視。”
我趕緊說:“不是不是,你千萬不要這樣想。我舉個例子,我們去餐廳吃飯,你去問一個服務員:‘有什麼好吃的?’服務員如果回答:‘什麼都好吃。’你又問:‘有什麼新鮮的?’服務員回答:‘什麼都新鮮。’‘什麼東西賣得最好,是大家都喜歡吃的?’
‘我們什麼都是好的。’當你遇到這樣的服務員,你會感覺舒服嗎?肯定很不舒服!哪裏有這樣的餐廳,哪裏有這樣的飯店,每樣東西都好吃?服務員的回答,等於就是在趕顧客走。聰明的服務員絕不應該這樣做。每家餐廳都應該有拳頭產品、招牌菜,這樣才能最大化地吸引顧客、留住顧客。我曾經就遇到過另一位不一樣的服務員。你要是買雞肉飯,他就告訴你,我們這裏的雞肉飯是一流的;你去買牛肉飯,他就跟你說,我們這裏的雞肉飯是一流的;你要買豬肉飯,他還說,我們這裏的雞肉飯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