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小毛病容易讓你淪為替補隊員(1)(1 / 3)

管理學家說:“魔鬼藏在細節之中”。為什麼細節會成為魔有鬼的棲身之地呢?因為人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經常忽略細節的存在,從而讓魔鬼有機可乘。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成敗就取決於某個被忽略的小毛病。許多看上去芝麻綠豆大的小毛病,卻影響著你的工作和前途。有了小毛病,而不加改正,可能導致你職場上的失敗,讓你淪為職場上的替補隊員。

想實現不可替代,需要有大動作、大手筆,這是自不待言的。

但也千萬不能忽略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因為小毛病同樣影響你的成功。比如,你的辦公桌總是亂糟糟的,常常請假,貪占公司的小便宜,太注重穿衣打扮,在辦公室裏閑聊,中午外出吃飯還把電腦開著等,這些小毛病都有可能讓你的形象大受損失。

在我們的職業中,一次升遷機會很可能毀於你的一個小毛病;一次生意的失敗可能僅僅因為你沒有改掉你的小毛病;一次解雇很可能緣於你的某個小毛病……這些小毛病看來無足輕重,卻往往決定了你的命運。

別讓小毛病成了你的短板

管理學上,有個短板理論,又叫木桶原理。其核心內容是: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這個理論用在職場上就是:你在職業上的成就,不在於你的長處和優勢方麵,而在於你的短處和弱項。前麵我們強調要塑造自己的核心優勢,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而木板理論啟示我們:如果放任自己的小毛病,它往往會成為你的短板,讓你的優勢無法發揮。

蘇聯有個一心想當飛行員的小男孩叫謝夫卡。他曾找過一位名叫格羅莫夫的將軍,問他怎樣才能成為一名飛行員。這位將軍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卻帶他去郊外玩,回來後對謝夫卡說:

“我們隻相處了一天,然而我發現有四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妨礙你成為一名飛行員:你找我的時候,隻知道敲門,卻沒有發現牆上的門鈴;在車站你忘了自己的車票擱在哪裏;讓你記錄地址時,你竟不知道自己身上是否帶著筆;你把我住所的門牌號記錯了。”他接著問:“人們會把一架飛機交給這樣一個漫不經心的人嗎?”

因此,一定要設法改掉小毛病。這對每一位職場人士都是一個善意的提醒。

你還可以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小毛病你有嗎?

為人不謙遜,對人沒禮貌;喜歡說發你薪水的人的壞話;炫耀你和上司的關係;在上班時間收發私人電子郵件或聊天;越級彙報工作;對上司不尊敬,影響領導權威;打扮很隨便,不夠整潔,給人一種懶散的感覺;辦公桌很淩亂,毫無秩序;過分突出自己,給人不好合作的感覺;顯得閉塞、冷漠,不善於與人合作;喜歡發表悲觀言論,影響團隊情緒;……如果你有100個同事,按照“二八法則”,優秀的隻有20個人。而一般來說,特別優秀的隻有5個。當然,特別落後的,處於被開除邊緣的也隻有5個。你想做平凡的大多數,那也沒有問題。但如果你想做一名優秀的員工,想處於不可替代的位置,你就必須向前5位優秀員工學習。如果你像後麵的95人那樣,那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你是沒有前途的,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你會永無出頭之日。前5位是怎麼做的,你要學習他們。比如,小陳很用功,你要像他那樣用功;小李懂技術,你要跟他學技術;小朱很拚搏,你就要學習他的拚搏;小張不計較,你就學習他能放下。總之,前5個人才是你的榜樣和對手,千萬不要和後麵95個人那樣,自甘平庸。

放任自己,不求上進,隻會被淘汰出局,一事無成,在職場上混了幾年,結果你發現自己還是在原地踏步,就像下麵寓言故事中的驢子。

唐朝貞觀年間,長安城裏有家城西磨坊。磨坊裏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它們是好朋友。主人給它們的分工是這樣的:馬在屋外拉東西,驢在屋內拉磨。後來,那匹馬被玄奘大師選中,帶著它前往西天取經。十幾年後,這匹馬馱著佛經歸來,回到長安。它重到磨坊去看望驢朋友。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曆,眉飛色舞,口若懸河,非常自豪!

驢子聽了,感傷地說:“這十幾年來,我依然是圍著磨盤轉!”

這頭驢子就像那些努力工作但卻自甘平庸、碌碌無為的員工一樣,雖然也很勤奮,但放任自身的小毛病。如果不注意改正這些小毛病,結果就和驢子一樣,付出了,但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比如說,你喜歡頂嘴,就得不到老板的重用。即使有職位空缺,老板也不會提升你。你來來回回都像是一頭驢子,埋頭做事,而與管理職位無緣。

比如說,在辦公室裏說話時,雖然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是好的,但對於平時的閑聊你就要注意了。與人相處要友善,說話態度要和氣。即使到了一定的級別,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與別人說話。

雖然有時候,大家的意見不能夠統一,但是有意見可以保留,對於那些原則性不強的問題,沒有必要爭得你死我活。如果你一味好辯逞強,會讓同事們對你敬而遠之。

台灣作家劉墉曾經寫過一篇《甘心做個螺絲釘》的文章,裏麵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東海岸一支聞名世界的交響樂團正在征招大提琴手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