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
“紅寶石”級在艇首裝有4具533mm魚雷發射管,可發射魚雷和導彈。魚雷主要為F-17域型和L-5芋型。F-17域為線導,主/被動尋的,40節,時射程20千米,戰鬥部重250千克,航深600米。L-5芋為兩用魚雷,主/被動尋的,35節,時射程9.5千米,戰鬥部重150千克,航深550米。
該級艇所攜導彈是大名鼎鼎的“飛魚”,即SM-39“飛魚”式潛射反艦導彈,0.9馬赫,時射程50千米,戰鬥部重165千克。艇上共可攜帶魚雷和導彈共18枚,在執行布雷任務時則可攜帶各型水雷。
電子裝備
電子設備:SAT和DLA2B或DLA3武器控製係統;湯姆遜-CSF/DRUA33搜索雷達;電子支援為ARUR和ARUD係統。
聲呐:DMUX20,多功能基陣,被動搜索,低頻;DUUA2B,主動,中頻;DUUX-5,被動測距與偵聽;DSUV62C,被動拖曳基陣,甚低頻。
MK重型魚雷
多年來,美國海軍一直沒有研製全新的魚雷,而是通過在免拆卸情況下定期升級軟件來提升魚雷性能。現役的輕型魚雷有MK46係列和MK50等。最近服役的MK54輕型魚雷和MK48-7型“通用寬波段先進聲呐係統”(CBASS)重型魚雷,都是由舊魚雷配更新控製軟件而成。美國海軍認為,寬波段聲呐是魚雷技術的一大進步,由於配備了強大的數字處理係統,魚雷在惡劣環境尤其是淺海中的對抗能力大大提高,同時具備了更強的水底探測能力、更高的頻率敏感度以及最優頻率選擇能力。
MK46魚雷直徑324毫米(美國輕型魚雷的標準口徑),通常由MK32水麵艦船發射裝置或直升機、固定翼飛機發射,也可裝載於“阿斯洛克”垂直發射反潛火箭上。MK46內置“奧托域”
燃料推進係統,彈頭攜帶大約100磅(約45.4千克)的PBXN炸藥(相當於108千克TNT炸藥)。MK46-7輕型魚雷專為攻擊高性能潛艇而設計,1966年開始服役,是美國和北約海軍的標準裝備。MK46-5魚雷是美國海軍輕型反潛魚雷群中的主戰裝備,預計服役至2012年。目前,美國已不再生產MK46魚雷,準備用MK54魚雷取而代之。後者在淺水及深水區都有良好的作戰性能,可從P-3、H-60反潛機和水麵艦艇上發射,還可作為垂直發射反潛導彈的戰鬥部,於2004年底實現初始作戰能力,可能首先在直升機中隊等空中平台上服役。MK48係列於1972年服役,是美國海軍現役的主要重型魚雷。它是反潛、反艦通用型魚雷,改進了線導係統,采用雙向信號傳輸,既能遙控又能遙測。MK48-5先進能力(AD-CAP)魚雷增加了全數字製導和控製處理器。MK48-6魚雷可以通過下載新的魚雷作戰軟件來實現更新。隻需將魚雷置於魚雷管中,並鉤在一個簡易的測試裝置上,這個裝置便能快速下載更新數據。按照以往的做法,MK48型魚雷的服役期為6~8年,然後被送到維修廠進行升級,返回艦隊後的8年內將不再進行更新;而上述改良能力使魚雷可以在船上進行軟件升級。目前,美國海軍中仍然有一些MK48-4魚雷,在役的MK48-5正在被改進為MK48-6,最終美海軍所有的MK48魚雷都將被升級為MK48-7型(CBASS)——美、澳合作開發的帶有通用寬波段先進聲呐係統的重型魚雷,該魚雷於2006年投入使用。
另外MK50是先進的輕型魚雷,可以從反潛飛機和水麵作戰艦艇上發射,用來對付速度快、下潛深的先進潛艇,尤其是雙層殼體的潛艇。與MK46和MK48不同,MK50使用閉循環化學反應推進係統(亦稱“儲備化學能推進係統”),其內置式鋰加熱器將鋰加熱到一定溫度後,與六氟硫化物接觸並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大量儲備化學能。反應過程釋放的熱量將加熱器或環繞加熱器旋管流過的水變為蒸汽,蒸汽推動渦輪旋轉並發電。該推進係統不僅產生的能量巨大,而且所有的化學反應都在加熱器中進行、不會引起海水運動,從而避免了對魚雷聲學元件的幹擾。
“黃貂魚”輕型魚雷
英國海軍的“黃貂魚”魚雷是目前最先進的輕型魚雷。該雷由馬可尼水下係統公司研製生產,可由水麵艦艇和飛機攜載,用於反潛作戰。該雷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80年代裝備部隊。90年代末由“黃貂魚”0型改進為“黃貂魚”1型,2004年裝備部隊。該雷采用鎂-氧化銀一次性海水電池為能源,采用了體積小、噪聲低、推進效率高的泵噴射推進器。自導係統由三部分組成:雷頂段發射機、聲發射/接收換能器基陣以及聲波束形成網絡;處理主、被動信號的處理機;帶有捷聯式慣性測量裝置的新型自動駕駛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