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能對哪些模式或者程序加以改進?
⑤我是否引起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我能怎樣加以改變?
當把這些問題過一遍的時候,重要的是你要認清自己的人生目標,打開自己的心靈,積極進行自我對話,認真反省,並及時地做出修正。“安排日程、行動、評估”這個過程的反複進行,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我們的目標,以及我們的行動和抉擇所帶來的後果。它讓我們從記事本中學習到更多的東西,進而通過學習改善生活。
自我分析一天的時間使用
時間管理的重點在於使用原本浪費的時間,因此,掌握自己一天時間如何運用,就顯得很重要。
設法分辨“有明確目的地使用時間”與“沒有目的地浪費時間”這兩種工作態度,同時分析自己“那是什麼狀況下”、“幾點到幾點容易這樣”。將每天的時間從起床一直記錄到睡前,如此自我分析了一星期,往往就能找到時間浪費在哪裏。隻要將這些浪費的時間,化為“有明確目的地使用時間”,就能踏出時間管理的第一步。
自我分析後,將工作與私人、腦力活動與體力活動,用顏色區分。如果發現工作時間與腦力活動時間居多,那就要想辦法增加個人興趣或是運動的時間。
另外,還要注意工作的類型中,有多少是受人所托,又有多少是自己原創的部分,這樣詳細地記錄往往能找出時間管理的盲點。例如,車上打瞌睡其實很不值得,收發E-mail其實占據許多時間,自我充實的時間太少,還有上網漫無目的漫遊的時間過多,以及吃午飯花太多的時間等等。
因此,沒有時間不是借口,時間管理的重點,首先要分析自己所花時間的比例,才能善用時間,從事對於人生有正麵助益的事情。
■
記事本的輔助部分
記事本的輔助部分包括日曆、時間表、通訊錄和備忘錄。這三個部分屬於思考集,它們包含了記事本中尤其重要的信息,所以要重點說明一下。
1.日曆、時間表
首先,所謂的日曆及時間表,這兩者要湊成一組來看較好,也就是要對照著來看。
日曆最好是兩年份的比較方便。比如,你可以將今年的日曆和明年的放在一起做對照,以一年為單位來計劃固然比較容易,但是如果能有明年的日程表,就可使計劃的眼光更長遠。
日程表方麵,由於製造廠商的設計不同,會有許多形式。我們在選擇的時候,除了考慮便利性外,也要注意配合自己個人的職業、興趣等等。大致而言,有單日式、周誌、月誌及年誌式這幾種。
在上文中,我們曾經推薦使用活頁式記事本,由於可以抽換,所以也可以使用原有商品以外的紙張。當然,無論使用什麼樣的記事本,如果不花心思、不願投入自己的心血,一樣是沒有什麼效率可言。
■
■
2.通訊錄
通訊錄保存了我們日常聯係人的詳細資料,包括人名、手機號、郵箱地址、住址、工作單位等等。
專門準備一本這樣的通訊本,在我們需要聯絡某人時,隻要打開通訊錄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到他的聯係方式。但是由於個人整理後分類的方法不同,而使得這一本通訊本有難查及易查之分。隻要多下一些功夫,在找一個人的通訊地址、電話時就會容易得多了。
有的通訊錄以人名開頭字母作為分類標準。比如張三,歸到Z組;李四,歸到L組。這種記錄方式,能夠非常方便地幫助我們查找。
一般而言,在記事本中都附有通訊欄,但是往往都會受到版麵的限製。如果記入太多的通訊資料的話,找起來反而更加麻煩。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記入必要的內容,這就是一門學問了。我們通常隻記入與工作有關的名字及電話號碼。
在記事本中記錄通訊錄的資料,基本都必須具備淺顯易懂的標誌。若是怠於做這項工作,不僅查閱起來費時,而且信息的運用也無法順暢。
但是,我們在做記錄時,不能一味地追求簡潔而忽略重要信息,因此前提必須是:以最低限度的必要事項,依某種規則,事無巨細、毫無遺漏地記載下來。而且能夠記載住址和聯絡地點的變更情形,因此必須經常不斷地修改補充。
最通常的方法是使用英文字母(或依拚音符號的順序)來區分,或者采用公私劃分的方法來做歸類。
與工作有關而最常記載的內容就是“公司名稱、公司地址、電話號碼、傳真機號碼,以及負責人姓名、住宅地址、電話號碼”等基本事項。另外,至少也必須記載有“公司名稱和電話號碼”,甚至就隻寫“姓名”的情形也有。前者有七項,而後者隻有兩項,問題是這些項目要記錄到怎樣的程度。
寫得太多的話,雖然較詳細但也較費事。寫得太少的話,雖然較輕鬆但又太不合乎實際所用。
其實,究竟該如何做最恰當,不妨以“交往的深淺程度”來劃分。例如,交易上的對象,一般都隻記公司名稱和電話號碼;但若包括私人的交往,就應該再加入住宅的電話號碼。有關這方麵的取舍標準,則決定於各人的經驗。
用心仔細聽
把記別人姓名當成重要事。每當認識新朋友時,一方麵用心注意地聽,一方麵牢牢記住。若聽不清對方的大名,請立刻再問一次。切記!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名字,比全世界的人名總合起來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