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王星的溫度,是-218度,這就需要星艦能夠扛得住如此的低溫,保護裏麵的人類不受傷害。
兩種不同的情況,就需要兩種不同的星艦外殼設計。
你說難不難?
照抄是沒有前途的,隻有自己根據實際的情況,做出自己的創新才行。
而創新,絕對是很難很難的事情。
托安老師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設計出一款能夠適應火星環境的星艦外殼,這是最簡單的設計了,因為火星的溫度,從133度到27度,非常接近於地球的溫度。
當然,不能隻是考慮火星表麵的環境要求,還需要考慮太空裏航行的環境要求,不過,現在對後者不做要求,這讓作業簡單了許多。
由於趙長風、李夜靜等人不是星艦設計專業的,所以他們的作業要求並不強製,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對於這個問題,寢室的四個人發生了分歧。
李夜靜、周清光認為,自己隻需要專注於核聚變引擎即可,星艦設計,可以交給大毛家的學生,他們對於設計,有種突出的天賦。
而趙長風、吳天明則認為,完全將星艦設計,交給大毛家的學生,可能存在問題,導致眾人因為國家的利益,而分崩離析,最終無法合力,造出星艦。
這次的分歧引起了一小段短暫的衝突,爆發了言辭激烈的爭論,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下,最終不歡而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次的爭執,趙長風病倒了。
他感冒發燒,躺在床上休息,自然不可能完成作業。能夠抱病上課,就已經很辛苦了。
吳天明見狀,自告奮勇幫他完成作業。
因為托安老師說了,隻有完成了作業的學生,才能繼續聽課。
那些沒有天賦的,或者沒有毅力堅持下去的,都會被淘汰!
對此,趙長風十分感激吳天明的幫忙。
這天,趙長風抱病來上課,他的高燒還沒有退,依舊在吃藥治療之中,渾身都會冒冷汗,這讓他穿著厚厚的衣服。
來上課的學生明顯減少了許多,隻留下了四十個學生,占總數的十分之一。
其餘的學生,看樣子都放棄了星艦設計的課程。
很難說誰的看法更多,因為具體的情況不同,得出的結果也會不同。
有的人非常有設計天賦的,自然應該堅持下去;而有的人完全沒有設計天賦的,堅持下去隻是浪費時間而已,放棄也是正確的選擇。
看到有四十個學生堅持,托安老師也是頗感欣慰。
這個比例,甚至比飛馬星的學生更高!
這證明了地球學生的堅韌不拔精神。
課程開始的時候,托安老師讓所有人把作業交上來,收集作業之後,托安老師讓所有人開始看課程自學,他在這裏看作業,當場批改,當場點評,給出自己的建議和答案。
由於學生們的知識不夠多,所以他們的作業質量,也是不太高。
但是,托安老師驚喜地發現,有部分學生的思路很開闊,這在創新裏是非常重要的才華,能夠讓他們創造出現在沒有的技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