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愛和女兒一起洗澡
網友梨花帶雨是一位後媽,老公和他的前妻有一個8歲的女兒。別看她隻有8歲,但懂的事情比他們大人還多,人前人後說變就變。和女兒相處半年,她已經心力交瘁了。在家裏,女兒總會借著爸爸的勢來壓她,隻要爸爸在家裏,她就裝著很可憐的樣子。她爸爸一走,她就馬上來了精神,開電腦、吃零食、給同學打電話,還把房間當成戰場……她這個後媽簡直形同虛設。
另外,還有一件事讓她特別崩潰,那就是女兒都已經8歲了,老公還經常帶著她一起洗澡,大人和小孩都沒有一點不好意思。她非常擔心再這樣下去,他們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
她和老公多次談到過這件事情,可他每次都當沒事人一樣,隻是淡淡地笑笑,說她想太多了,女兒不管多大都是他的女兒,還說讓她不要和一個沒媽的小孩子爭寵。瞬間,她覺得自己真是好心當作驢肝肺,有理說不清。
總之,老公對女兒已經寵得不能再寵了。在他眼裏,女兒就是他的天,花錢買東西,上興趣班什麼的,全都選最好的,女兒說一,他不說二。因為孩子的親媽在她不到兩歲的時候就生病死了,女兒是老公和他姐姐兩個人帶大的。女兒和她爸爸之間的感情有多好,在沒有嫁給他之前,她就已經聽說過了。盡管她知道他這樣做是在彌補女兒,但這分明是溺愛,隻會害了孩子。其實他在孩子麵前說話挺有分量的,但他就是不說,惡人也隻會讓她這個後媽來做。
天底下最難做的人可能就是後媽了。我想既然梨花帶雨早就聽聞了老公對他女兒很是溺愛,並且是睜著眼睛嫁過去的,那麼她心裏對後媽這個角色,應該多少還是有點心理準備的。隻是或許她在策略和心態上多少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其一,既然孩子不把她當媽,那不妨試著轉換角色和孩子做朋友。
就像她自己所說的,現在8歲的孩子有什麼不懂的啊,特別是像這種從小就被寵慣了的孩子,短時間內在心裏把她這個後媽當媽,那是非常難的。
對於一個懂事的孩子來說,事實就擺在麵前,親媽已經死了,後媽再好也的確不是自己的媽媽。甚至在她看來,後媽隻不過是一個和她在爸爸麵前爭寵的外人,而且將來還有可能會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和她一起分享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從在孩子麵前出現的那一刻起,梨花帶雨就已經是她心目中的一個“敵人”了。由敵人變成媽,這該是一個多麼大的心理跨越啊,又有多少孩子可以心甘情願地接受呢?因此我建議,不妨讓自己轉換一下角色,先不要急著做媽,可以先和她做朋友,讓她化敵為友,然後再慢慢建立母女關係。或許隻有這樣做才更加方便,並且更合乎人的心理。
其二,和老公的溝通方式不妨以退為進。
很顯然,梨花帶雨老公是成年人,甚至是一個比梨花帶雨還要成熟、理智、懂得更多的人。像他這樣的人,其實是討厭大道理、討厭說教的。梨花帶雨所說的和所想表達的,或許他早就心知肚明。
所以,我認為他需要的不是說教似的嘮叨,更不是咄咄逼人的催促。不妨多站在他和女兒的角度去想一些問題,多用一些和女兒良性交流後的事實說話,讓他們覺得她是他們的貼心人,是根本不可能影響到他們父女關係的家庭一員。
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很多種,也不是我紙上談兵就可以說得清楚的。其實可以發揮的東西很多,老公畢竟是一個粗心的男人,在對女兒的關心上,縱使他再怎麼細致,終究會有所紕漏,或者考慮得不夠長遠,那麼梨花帶雨就可以在這方麵多做一些積極的補充,讓自己的真誠在那些更有建設性的言行中表達出來。
其三,平時盡量在老公麵前少告狀,不要讓老公有一種自己在和女兒爭寵的錯覺。
據我所知,後媽最不能做,而又做得最多的一件事,那就是告狀了。一方麵她無法和孩子溝通,對她進行管教,另一方麵卻又丟不下身上的那份責任。沒辦法,隻能在老公回家後不停地念叨,不停地告孩子的狀。雖然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方法卻並不是積極的,反倒會適得其反,一方麵讓孩子離自己更遠,另一方麵老公也會心有不悅。所以我的建議就是,與其告狀讓他們有想法,倒不如隻做不說,保持沉默,用時間去證明,用時間來改變。
其四,她認識到的問題是不正常的,也是難以理解的,但改變它真的需要時間,需要愛心和耐心。
對於梨花帶雨在來信中提到的,她老公經常帶著女兒一起洗澡的事情,我也認為是非常不妥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但要和老公繼續溝通,而且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如果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和女兒建立起可以互相信任的朋友關係,那麼很多問題或許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畢竟很多東西是急不得的,試想想,你和他們相處才半年,而他和女兒卻相依為命好幾年了,半年時間要想改變幾年的習慣,那該有多麼難啊。
另外,既然孩子是老公和孩子姑姑兩個人帶大的,那麼可以先和孩子姑姑溝通,畢竟她和他們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然後讓孩子的姑姑以一種“偶然”發現的方式提出問題。當然這需要孩子姑姑的配合,更需要自己的努力。
最後,還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他既然那麼愛她的女兒,那麼他其實是完全意識得到這一點的。隻是在心裏他認為孩子還小,或許等哪天他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會主動改變和糾正這件事情了。
不會煎蛋的“隨便男”
網友書香來信說,她拜讀過我很多文章,從中受益匪淺,同時也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按照我所說的去做,可是她還是感覺活得好累。
書香是家裏的獨生女,結婚前,她過慣了飯來張口的日子,從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媽媽給她安排好的。從與老公戀愛開始,她就擔心婚後的生活,因為他也是獨生子,而且他連煎個雞蛋都不會。那個時候,家人和朋友也常常笑她:“你就是一個隻會吃飯睡覺的人,看你們結婚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盡管表麵上她沒有顯示出很抵觸的樣子,但心裏一直很緊張,就發誓說一定不會讓他們笑話自己。於是偷偷地在外麵學著炒菜、煮飯和做家務,她的改變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她和老公談了三年多的戀愛,在這三年當中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直到有一天她感覺自己有能力和他一起離開父母,單獨生活了,才答應嫁給他。婚後的生活,沒有理想中的甜蜜,也缺少許多想象中的浪漫,每天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她始終都想做得更好,也始終以優秀妻子的標準要求自己。剛開始的一年,老公看見她忙裏忙外的,倒是會主動給她搭把手,或者是站在邊上陪她聊天。可是後來他就麻木了,演變成她做飯,他看書、看電視或者玩遊戲。
這還不算什麼,最讓她崩潰的是,老公什麼家務都不做,家中的大小事全都甩手不管,就像一個沒事兒人似的。有什麼事情,自己想和他商量下,他回答最多的是“你看著辦吧”“隨便你”“怎樣都行”“老婆做事我放心”等。有一次,書香懷疑自己懷孕了,於是問他是不是打算現在要孩子,他的回答讓她想直接跳樓:“沒事兒,你計劃好了就行!”什麼叫“沒事兒,你計劃好了就行”啊?生孩子這種事是她一個人計劃就能行的嗎?再怎麼著他都是一個男人,應該有點主見吧?
書香說:“天空永遠蔚藍老師,其實我從小就希望自己能找一個像爸媽那樣疼愛我,什麼事都不用我操心的老公,可我現在卻嫁給了這樣一個人,真的是感覺好累啊。我後悔,後悔自己不該那麼好強,後悔嫁給了一個近乎殘疾的男人。我們結婚才剛剛三年,我都不知道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下去,我也和其他的女人一樣,想有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幫我分擔家務,替我安排好許多事情。這樣的日子我真的是厭倦了。”
書香的處境和糾結情緒,我很能理解。但要想改變一個人,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她可能還是要有一個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對於她老公的情況,我不是很了解,但我想如果他真的愛書香的話,那麼他就一定不會拒絕改變。她的努力也應該是從他的改變意願開始,即隻要他有想要改變的這種想法,那麼就要多多鼓勵、配合、引導和監督他,說得難聽一點,要像一個母親一樣,把這個“兒子”給改造好了。
大多數時候我們感覺痛苦和不開心,並不是因為真的絕望了,真的無路可走了,而隻是缺少一種開放的眼光和擴散性的思維。
想想當年,從和他戀愛開始,書香就能從一個驕傲的小公主變成一個能獨當一麵的“當家人”,這其中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發的誓,但絕對和書香對他的愛是分不開的。因為愛他,才有了如此大的決心和動力。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書香的老公身上還是有一些值得愛的優點的,也許他除了不會做家務,不願意去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外,還是有著許多足夠讓她歎服的長處的。
由此,我覺得她應該多想一些他的長處,比如他在工作上的成績,他在事業上的天賦,他能帶給你的每一次快樂,這是書香現在最應該想到的,這也是婚姻生活裏尤其不可缺少的部分。
說老實話,其實我本人也不是一個生活很獨立的人,在動手能力和處理生活方麵,我常常表現得比較遲鈍,甚至我連自己的身份證都是交給老婆的。家裏有多少錢,需要多少錢辦什麼事情,女兒哪天開家長會,這些事情我全都不知道,全都是由老婆一個人打理。然而,這並不能說我就是一個不合格的老公,沒有男人的責任感。因為我的時間都花在了文字和創作上,都花在了賺錢養家糊口上。我也需要檢討,我應該多抽點時間和妻子分擔一些事情,但這需要時間,同時我的職業和特長也決定了這個重心的偏移是永遠存在的。
我們不是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定站著一個不平凡的女人嗎?我想道理就在這裏,男人的成功總離不開女人在背後的默默付出,甚至一些決策和方向性的抉擇,都來自於這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古往今來,聖賢男人有很多,人們記住的是他的名字,但殊不知如果沒有了他背後的那個女人,也許他什麼都不是。
從婚姻的角度來說,書香和她老公的婚姻其實還算是比較幸福的搭配。婚姻中的兩個人,就像是藤和樹,自立強勢的一方好比是樹,而比較依賴、隨性的一方就像是樹上的藤。樹用自己的堅挺帶著藤一起成長,但藤也在用自己的纏繞裝扮和鼓勵著樹。隻是通常,我們中國人總希望那棵樹是男人,但顯然這是狹隘和帶有偏見的,隻要樹和藤能夠相得益彰,能夠相互扶持,共同茁壯成長,我們又何須界定哪個是樹,哪個是藤呢?所以,我認為他們的婚姻還是可以幸福的,一個馬虎一個嚴謹,一強一弱,一樹一藤,這正好是互補型婚姻的和諧之道。這遠比那些兩個都是藤,或者兩個都是樹的婚姻要容易幸福得多。
愛罵老婆的男人
有時候我從網名上就能判斷出網友是不是有什麼情感問題。有一個網友,網名叫海哭的聲音,一聽就和受委屈、掉眼淚分不開。
她和老公結婚十五年了,有一兒一女,兒子上初中,女兒上小學。兩個人是經人介紹結婚的。結婚不到半年,她就發現他性格非常不好,稍有不開心就喜歡罵人,把人往死裏罵,什麼髒話、混話,哪句難聽就罵哪句,罵得她恨不得在地上找個縫兒鑽進去。
兒子和女兒出生後,她以為他的性格會變好一些,可他竟然變本加厲,連兒子女兒一起罵,甚至還打人。其中挨罵最多的就是她了,連她的父母及家人也一起罵,有時候家裏來了客人也一樣罵。
2006年,她因為無法忍受他的折磨割腕自殺未遂,他當著雙方父母的麵給她下了保證。但沒過兩個月,他不僅狗改不了吃屎,反而罵她罵得比以前更加厲害了。她也想到了離婚,可是孩子們都還小,所以她就忍著,想等孩子們都上了大學以後再和他離。
海哭的聲音對我訴說:“我現在真的是忍不住了,和他一天都過不下去了。我管不了孩子了,如果離不成我寧願死都可以。可是,天空永遠蔚藍老師,您說他這種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他受過高等教育,在單位還是部門領導,為什麼總要把他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我的絕望之上呢?人都是有自尊的,再怎麼樣他也不可以連著我的家人,當著客人和孩子的麵那樣辱罵我吧?在這個家裏,我感覺不到任何溫暖,我也需要別人的關心啊!請您一定要幫幫我,幫我出出主意,我到底該怎麼辦?”
像她老公這樣的男人,我也有所了解,但在現代社會裏隨著男女平等意識的不斷加強,這種情況似乎已經呈現高速消退狀態。
可以毫不隱諱地說,她老公的此種行為已經嚴重侵害到了她的人格尊嚴,甚至是人權,屬於家庭暴力。這種言語上的傷害和精神上的摧殘,有時候遠遠比動手打人給人的傷害要嚴重得多。我建議她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在婦聯和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對他的瘋狂行為給予製止。
同時,她也有必要做好離婚的思想準備,像他們這樣的情況根本不用談為孩子著想,他這樣罵她,最傷心的其實是孩子們,他的暴力行為事實上已經對孩子們的成長造成了巨大的負麵影響,這是她必須要麵對的。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與其回避這個問題,倒不如把所有的問題都和孩子們挑明了,與他們共同麵對。
另外,在這裏,我試著分析下男人愛罵老婆的五種心理。
其一,自卑心理。
別看很多男人表麵上很強勢,其實內心裏卻是一個非常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他罵人、打人和懲罰人,事實上是一個壓抑自卑、建立自信的過程,特別是作為他身邊最親近、最知根知底、最柔弱和最無需防範的老婆,便首當其衝成為了受其“自卑心理”虐待的“第一人”了。據我了解,現實生活中受此虐待的女人,多半都是比較優秀、性格柔順、識大體的,而她的優秀恰恰加深了他的自卑心理。
曾經,有一位愛罵老婆的男人在網上向我求助。他說:“我太恨我自己了,每次和她吵完架,發過脾氣之後,我的內心都充滿了深深的懺悔。她是個好女人,我周圍所有的人都這麼說,但我就是看不慣她那種什麼事情都不在乎,處處表現出她很優秀、很淡定、很有奉獻精神的樣子。有時候,我要罵她很久,她才肯回我一句,所以我就變本加厲地不停地罵!”
在我看來,這個男人的一番話,應該最能反映男人罵老婆背後所掩藏的那種非常嚴重的可憐、自卑心理了。說到底,在平時你不能表現出比他優越,當他和你吵架的時候,你不能忍讓,你得陪著他一起吵,最好能表現出潑婦狀,這樣他才不會覺得他比你素質差,他心裏就平衡了。
其二,自我優越感的體現。
當然,除了上麵所說的自卑心理,男人的優越感有時候也是非常可怕的。當一個男人總是習慣把自己和老婆進行比較,並且多少能比較出點“優秀”的時候,他也很容易在“罵老婆”這件事上變成偏執狂。
這樣的男人多半是有點能耐的,無論動手、動腦能力,還是社會地位,以及經濟收入,他都表現得相當優秀。於是,當他麵對他老婆的時候,總感覺她做的很多事都不能讓自己滿意,常常以自己的標準和能力去要求她,當她一旦表現出稍微的遲鈍,或者是他本人在外麵受到一點點刺激,他就會像一頭發怒的獅子,張開血口恨不得把別人吃掉。這是他內心自我優越感的一種體現,他需要以痛罵和“懲罰”老婆來填補他比老婆優越的那段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