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和王遺托 難料臣心(1 / 2)

宇宙鴻蒙,生有一靈。靈者,於混沌黑暗頓開心智,司掌命運,籌幄生息,執柄輪回。

鴻蒙無情,靈者伶俜,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寂寞不甘。施以大能,開天地,分陰陽,定倫理。融心智,命運,生息,輪回四者於天地陰陽倫理其中。

天地浩德,造萬物,生生靈,彙陰陽,運倫理。功德圓滿,靈者散靈哺腹萬物,含悅逝矣。

光陰瞬息,歲月如流。不時,興起三靈於萬物之首。

三靈承脈,各不盡同。究其血脈,觀其貌樣,問其殊異,自有高低貴賤等分。

自喻貴靈,再議能者,各看不起。似溟中自注定,三靈揭旗起,上下一齊心,便是那梟煙四起,烽火連天,血流成渠,淒慘無睹。可謂死者屍,生者哀。

三靈各恃能,大戰哪有平?日曠持久,軍心勞累,卻又民聲栽道,恐內失而患外。不得之,三靈會首,定約一文,各自罷兵。

三靈其一,謂之人靈。定戰而韜光養晦,謀途發展。自建一國於大陸南方水鄉。

匆匆數載似水流,承襲王脈有一人。

取道仁政忻民善,黎庶睦樂享天年。

萬民敬稱,和王。

和王聞之,心甚喜悅,倍勤政事,無非盡美。

然,旦夕禍福常會有,生老病死終有至。暮年觀城內景致,一片向榮,日盛一日,老懷大慰,含笑不語。深知時限無多,卻又如何舍得?喚人遂傳文相武帥於大殿論事。

殿內樓宇整齊,方柱抵梁,其上文明雕畫,自有美妙。其下一金椅,上有和王坐。

和王身前是紅氈鋪玉階,氤氳繞紫爐。隻聞那麝香飄飄,兩道身影漸走來。

右側一人,錦衣華服,金帶垂腰。且看他,年越五旬,麵貌白胖,笑容和拘,伴他走動間,竟是一陣肉顫,活似鄰裏。

左側一人,身著素服,無色耀動。旦見他,年達不惑,麵同棗紅,海下黑髯。其昂藏七尺,端是虎背熊腰,行如虎豹,腳下生風。

二人來自玉階前,彎腰俯伏,稽首跪拜並高呼稱臣,

“臣泗溪!”

“臣武勇!”

“拜見和王,和王萬歲!”

和王見兩人並肩而來,甚為喜悅,趕忙下階伸手來扶,雙目生情,並柔聲道,“兩位國卿,快快請起。”

遂,二人起身拜謝。

“不知和王,叫臣等二人前來,有何事議?”泗溪斜裏看武勇,恭聲問疑。

“二卿身為我左膀右臂,多年來,助我解愁排憂,無有一怨,吾心甚慰,卻算生時無多,故此,遺托你二人。”

武勇觀和王滿麵愁容,目光憂慮間語氣深沉,又聞其所言,不禁濃眉大跳,單膝點地,“和王政躬康泰,洪福齊天,豈有那囑後之事。”

忙扶武勇,和王笑道,“哎,人之生死,自生於地,便有定數,此乃遵循天地之法,順歸輪回之道。”

一側泗溪靜站一旁,不動聲色,無一語發,卻是那桃核眼眸,暗含精光。

稍頓之,和王踱步一旁,觀其靉靆於金爐,“吾有一子,尚且年幼,不諳事體,不明事故,若吾駕西而去,望兩位賢卿輔持左右,教他取之仁道,立綱持紀,近賢遠佞,納諫如流,使宗社先人有知,吾死之日,亦是猶生之年。”

聞言,泗溪與武勇二人淚流直下,嗚哽一片。

晚秋之月,氣溫驟降不停,和王不慎染大疾,臥病不起。後又傳人喚泗溪武勇二人會麵。

泗溪武勇二人應召入宮。卻見和王,麵容憔悴,形容枯槁,人事昏沉,懨懨若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