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悉心構築和維護健康有益的人際關係 (2)(1 / 3)

當然,這裏所謂的“卓越的人士”,並非是指家世顯赫、地位超絕的人,而是指有內涵、讓世人所稱道的人物。

“卓越的人士”大體上可區分為以下兩大類型:首先為立身於社會主導地位的人們,其次則是指那些有著特殊才華的人們,例如長袖善舞,對社會有著傑出的貢獻,才能特出,或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才華洋溢的藝術家,等等。此種傑出絕非憑一個人的喜好所界定,而需經由社會上的認同方可獲得。當然,其間或許有些例外。總之希望你能結識這些人才。

至於怎樣與這些人結交,沒有成形的辦法,也許是厚著臉皮毛遂自薦,或是經由知名人士的大力引薦,當然也可以加人群英聚會的團體裏去尋覓朋友。居於其間,仔細去觀察擁有不同人格、不同道德觀的人們,不僅是件賞心悅目的樂事,更對你有所助益。

保持判斷力,不可不顧一切地全身心投入

幾乎所有的年輕人,均渴望能和才華橫溢的人物成為知交。總認為假使自己也小有才氣,那更是如魚得水。即使達不到這一目的,也能滿足自己與其共榮的心理。然而,即使是和這些才氣縱橫、魅力十足的人物交往,也不可不顧一切地全身心投入。不喪失判斷力,才是最適當的交往方法。

並非每個人均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才智這種東西。相反,它往往會令人產生恐懼的心理。一般說來,在眾目睽睽之下,人們每每對鋒銳的才智感到懼怕。這就似婦人女子一見著槍炮便會害怕的道理一樣。恐懼對方會突然扣動扳機,子彈便“嗖”的一聲朝自己飛了過來。但是,認識這些人,繼而親近、了解這些人,確實是件有意義、令人歡欣的事。隻是,不論對方多麼有魅力,如果自己就此終止和其他人的交往,單和這群人往來,那將會得不償失。

別親近讚揚缺點的人們

卡耐基教導他的兒子:“我之所以要求你避免與程度低的人交往,乃是由於我覺得這些全是必須具備的觀念。因為,我看過太多具有判斷力、而且社會地位牢固的大人們,在結識了這種人後,信用掃地,沉淪墮落,最後身敗名裂。”

最叫人頭痛的問題,莫過於虛榮心的作祟。由於虛榮心的蒙蔽,人類往往鋌而走險、作奸犯科。因此,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結交程度不如自己的朋友,便是虛榮心作祟的一種表現。人們總希望自己能獨占鼇頭於群體之中。寄盼能獲得同僚的稱許、受人尊敬、領導群眾。

為了求取這種名實不符的讚揚,他們甚至不惜與不如自己的人們結交。如此將導致何種結果呢?是的,不久你就將變得與他們層次相當,從此再也不願結交出色的朋友了。人們往往會遭夥伴同化,不管這樣做是使自己的層次提高了,或是降低了,其結果必然一樣。你應該依交往的對象,仔細加以判斷。

>>>獲得摯友,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毋庸置疑,做別人的好朋友以及擁有一位好朋友都能使人的生活充滿生機和活力,並能使人終生感到滿足和享受。

怎樣才能獲得摯友呢?卡耐基總結的下麵幾點建議可供我們參考:

擠時間交朋友

有些人常說:“我當然願意交好朋友啦,隻是時間不允許。”實踐證明:我們要是想真心做一件事情,時間是會充裕的。

為朋友擠出時間,可能意味著不能及時收拾房間,或錯過你所喜歡的電視係列劇。但友誼的樂趣,能彌補這些微不足道的損失。

重視小事情

朋友遇到困難時助一臂之力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給朋友打生日電話等表麵看起來是不足掛齒的小事,卻是保持友誼必不可少的行為。

敞開心扉

有些人不願把自己心靈深處的恐懼、失望以及消極的情緒暴露出來。可是,在建立友誼的過程中,有時必須要敞開心扉。

埃琳在學校與兩個女同學非常要好。某個星期天,這兩個女同學沒叫埃琳,就一塊逛街去了。這件事使埃琳十分傷心。當她倆回校後,埃琳想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但還是不由自主地說:“我真痛苦啊!”她們知道實情後才突然意識到,友誼對埃琳來說意味著什麼。她倆十分誠懇地向她表示了歉意。16歲的埃琳從自己的經曆悟出了這樣的哲理:隻有讓別人充分了解自己,別人才會感到你和他們在心靈上的溝通。

注重人的差異

每個人由於性格、脾氣和修養的不同,而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也各異。對朋友不必吹毛求疵,更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朋友的某個“缺點”,在某方麵來說也許是優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