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永生難忘的日子(1 / 3)

最後的日子來到了。

5月24日下午,蔣介石在慈庵的房間裏陰沉著臉,來回地踱步。蔣經國立在一旁,輕聲地說:

“父親,太康號前幾天已開到定海去了,俞局長和王世和的家眷都隨艦走了,估計現在已在象山港待命,父親,你還有什麼吩咐?”

蔣介石還是不作聲,不斷地來回踱步。

這時,俞濟時急匆匆進來報告說:

5月16日,共軍駐杭州的三野七兵團,在浙東縱隊的配合下,越過錢塘江大橋,分三路南下:一路向寧波方向而來;一路經嵊縣、新昌,目標似在象山;一路經金華南下溫州等地……

王世和也進來報告:“總裁,剛接到寧波段軍長電:說共軍連陷上虞、餘姚,今天剛到慈溪……”

“段雲準備怎麼樣?”蔣介石這才停止踱步,顯得有些緊張地問。

“他請示總裁,是否馬上放棄寧波?”

“把所有運輸工具,大小船隻,連碼頭在內,都拖到定海去。”蔣介石又回過頭來問:“嵊縣那邊情況怎麼樣?”

“據說共軍已經過了嵊縣。”

“唉!”蔣介石長歎一聲,對蔣經國說:“到你祖母墳前去告別,把你妻子、孩子都帶來。”

蔣介石帶領兒子、媳婦、孫子一行人出了客廳,穿過兩邊有花壇的天井,沿著一條山徑向上走了六十多公尺,然後向右一拐彎,就來到鬆林環繞的蔣母墓前。

蔣介石站在母親墓前,掩起衣襟,顫巍巍地跪了下去,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他唏噓涕泣,喃喃地禱告:

“不肖子瑞元,此刻辭別您老人家,不知何日再來重掃您的陵墓……”

王世和把蔣介石扶了起來,蔣介石即吩咐蔣經國夫婦和孫子、孫女:

“愛倫、愛民,給太婆多磕幾個頭。”

蔣經國即領著愛倫、愛民在石板地上跪下,不斷地跪拜、叩頭。唯有他的妻子方良,隻朝蔣母墓鞠了一躬,就站著不動了。

蔣介石一見,深為不滿,但此刻又不好發作,隻是怒目而視,哼了一聲:

“俄國人不懂規矩!”

“總裁!”侍衛趕來報告:“車子準備好了。”

蔣介石淒然地望著他母親的墳墓,無限依戀地瞥了周圍山色一眼,然後無可奈何地說了聲:“走吧!”

蔣介石一行人分乘幾輛車子,離開了蔣母墓莊、離開了豐鎬房,離開了溪口,永遠地離開了家鄉。當家鄉的剡溪、武嶺山最後一次從車窗的玻璃裏消失了時,蔣介石心裏的滋味是旁人難以想象的。

車子從溪口出發,經奉化縣城,到達與寧海西墊交界的下車。蔣介石下了汽車,叫司機把車子開回;因到海邊汽車無法通行,就改坐竹轎,來到這象山港畔的荒涼海邊。“太康”號軍艦早已停泊在獅子港等候。

這個方案是他早已擬訂好的。那天,他與張群在吳家埠竊竊商量的就是這一方案的具體步驟。當時蔣介石還不放心,又特地到象山港親自視察了一趟,親自踏勘了地形。

現在,他又一次來到象山港。這次要真的下海了,他沒敢驚動別人,換上了便衣,盡量少讓人認出他來。好在這一帶是荒涼的海邊,地廣人稀,房屋寥寥無幾,倒沒惹人注意。

象山港就在眼前了。這形勢險要的天然優良軍港確是氣概不凡,它象個布袋一直伸進海灣,位於袋底的獅子港,兩邊是青山夾峙,象獅子一般護衛著這個軍港。

象山港外是幾個山崖島嶼,是港口的屏障。艦隊停泊在港內,不光能避大的風浪,而且進可攻,退可守,所以孫中山先生早看到這一點,在建國大綱裏就有建設象山軍港的計劃。

可是,現在蔣介石卻要從象山港逃離了。“太康”號軍艦已停在港內。因為此刻正是退潮時分,“太康”號噸位大,開不到岸邊,再說這荒涼海邊又沒有碼頭,隻好用帆船竹筏把蔣介石一行人駁出去,轉送到軍艦上。並將他們帶走的所有物資一起運到了“太康”號上。

蔣介石讓侍從人員和蔣經國、方良、愛倫、愛民等先上軍艦。最後,隻剩他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海濱的泥沙上,還在那裏來回踱步,左右眺望。

“總裁,上船吧。”俞濟時輕聲地催促著。他知道蔣介石心事重重,這時不能催得過急。

蔣介石沒有吭聲,仍在惶惶然地環顧四野。

“總裁,走吧!”過了一會兒,俞濟時再一次輕聲催促。

蔣介石這才無精打采地乘上了竹筏。他站在竹筏上不住地歎息。竹筏已經離開海濱好遠了,他還是站在原處,頻頻回頭悵望這家鄉的土地、山巒、港灣、農舍……這時,正好是夕陽西下的時分,如火如血的晚霞潑在象山港上,港灣閃著黃澄澄的波光,蔣介石的一條孤筏就籠罩在這片黃昏裏,慢慢向“太康”號軍艦靠近。

5月25日早晨,在蔣介石黯然神傷地登上“太康”號軍艦的同時,人民解放軍已經雄糾糾氣昂昂地進入了寧波城。穿黃色軍服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二軍戰士和穿灰色軍服堅持四明山鬥爭的浙東遊擊縱隊第二縱隊的遊擊隊員,已經在甬江口的寧波市、在四明山區的各個縣勝利會師了。蔣介石的老家——溪口又插上了紅旗,那裏的人民群眾正敲鑼打鼓,歡天喜地地慶祝解放哩!

蔣介石住在“太康”號兵艦的艦長房艙內,從圓形的舷窗中望著象山港兩岸的群山,籠罩在一片灰蒙蒙的煙霧之中,不由地心中感到茫茫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

“阿爺,我們到哪兒去喲?”他的孫兒愛倫從甲板上跑進艙來,抱著他的膝蓋問:“我們還回溪口嗎?”

蔣介石的鼻子一陣酸楚,老淚幾乎滴了下來。他無法回答孫兒的問題,是喲,他還能回溪口嗎?不知道,他一點也不知道。離開家鄉的次日上午,他還在象山港口鎮海郭巨的昆亭悄悄離艦上岸過一次。此時,解放軍已到達鎮海的江南,離昆亭隻隔著幾座大山。蔣介石知道,在家鄉這片土地上,他已不能象前幾天那樣行走了,隻能偷偷摸摸地上岸看看,還惟恐被人發覺。這種滋味他怎麼受得了!他回到軍艦上,一連幾天關在艙房裏,再也不出去了。

“父親!”蔣經國輕聲說道:“上海戰報:防守浦東洋涇鎮之三十七軍,又退到浦江以西,守高橋之六十二軍和七十五軍已被共軍包圍,高橋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