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留退路密謀外逃(2 / 3)

他慢慢地鬆開了煙槍,輕柔地拍拍七姨太阿麗那白細豐腴的手臂,示意收去煙具,然後伸伸懶腰,響亮地打了個噴嚏,戴好金絲夾鼻鏡坐了起來。

“吉甫兄,形勢不可樂觀,我們還是要盡早做好安排呀。”朱紹良抖動著臉上的肥肉,耐不住地站了起來。

“朱兄稍安勿躁,就我這6萬多兵馬,隻要調配得當,葉飛再凶也不可能一口咬碎。來來,嚐嚐我這雲霧毛峰,這可是福建名茶,正宗的武夷毛尖呀。”七姨太阿麗媚笑著端上兩隻雕花古瓷杯,剛一揭蓋,便有一股令人心脾為之一爽的清香彌漫開來。

“茶好,人好,這杯子更好。”朱紹良忍不住讚了一句。

李延年端起瓷杯,呷了一口香茗:“朱兄可知這瓷杯的來曆?”

朱紹良眯起眼睛來略一端詳,便立刻以極內行的眼光看出一點端倪:“從雕花工藝和這淡綠有如碧玉的瓷色上看,這可是北宋年間的定窯‘秘色瓷’?這秘色瓷乃是北宋專門做來上貢的皇家禦品,其燒製之法早已失傳,謂之國寶。這一對秘色瓷杯價值連城,不知吉甫兄從何處覓得?”

“哈哈,朱兄看來精於古董之道,小弟佩服之至!請用茶。”

朱紹良沒有端杯,隻是不解地望著李延年那幹瘦多皺而又頗顯神秘的麵孔發呆。他弄不明白,李延年到了這個時候,怎麼還這麼麻木。

“吉甫兄,共軍隨時可能發起進攻,這防衛部署……”

“朱兄不必多慮,小弟早已胸有成竹。”

“什麼?你已計劃好了?”

“但仍需得到朱兄的認可和資助。”

“你我同舟共濟,吉甫兄有話直說不妨,何必多慮。”

“好,朱兄快人快語,小老弟也就不客氣了。”李延年放下瓷杯,拉開了牆上的綠綢帷幕,露出了掛在牆上的大幅地圖,麵目毫無表情他說:

“朱兄請看,共軍三野的葉飛兵團已經進兵至南平、建甌、方田、福安一線,贛東北上饒已被共軍二野之楊勇兵團占據,閩東寧德地區也已被共軍三野一部占據,到現在為止,共軍實際上已完成了對福州的半月形包圍圈,切斷了我們與舟山及浙江友軍的聯係。僅擔任正麵主攻的葉飛兵團就至少有十萬之眾,而且是乘勝之師,銳氣十足,而我守備兵力全加起來也不過六萬,其餘劉汝明的第八兵團、李良榮的二十二兵團、胡璉的十二兵團部分散於我們身後兩側,而且各有異心,並不聽你我節製,我們實際上是孤軍作戰。老頭子雖然再三號令各部隊統一指揮協同作戰,可實際上又有誰能統一這幾個兵團?鑒於此情,目下戰役,小老弟認為不外有上、中、下三策。”李延年透過鏡片望望聽得出神的朱紹良繼續說道:

“第一、放棄福州,集中三個或四個兵團的兵力於沿海,固守漳、廈、金門一線,真正實現防務一體化,並派出機動能力強、有一定單兵作戰能力的部隊對共軍後方奇襲騷擾,破壞共軍的後方補給線,進——可入深山打遊擊,退——可速與沿海大兵團彙合,憑借海峽天險,與共軍決戰。這是上策。其次,若固守福州,則應以福州市區為中心,速調潮汕之胡璉兵團入閩,補實劉汝明兵團與我兵團之間的空隙,並從廈、金兩地抽調二至三個軍作為核心機動,利用市區永久性防禦工事和外圍山川的有利地形與共軍周旋。此案雖不能獲全勝,但可立於不敗。這是中策。再次,若按現狀布防,即由我兵團孤軍固守福州,期望我兵團在福州與共軍決戰,即便對共軍有所消耗,也不過是早幾天或晚幾天的事,福州非但無法固守,且又白白丟掉一個兵團,漳、廈、金等地終因兵力不足而陷於被各個擊破之險地。這是下策。朱兄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