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劉汝明又失泉州(2 / 3)

蔣經國說完,對劉汝明作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

“我蔣某人也絕不是不體恤下屬的人,這次我特派空軍第三大隊護航,將諸位的家屬接往台灣,就是為了使諸位沒有後顧之憂。”蔣介石麵無表情地補充了一句。

就這樣,在廈門緊急會議上,劉汝明被蔣氏父子連番狠敲了兩警棍:一棍是接走了劉汝明的家屬和財產,一棍就是他的拜弟孫良誠的事。劉汝明出賣孫良誠,當時在淮海戰場上也是件震驚朝野的大事。

劉汝明與馮治安、孫良誠三人結拜是在接受蔣介石收編之後。一來三人同是馮玉祥的西北軍舊部,二來則是怕雜牌軍勢單力孤互相好有個照應。按年齡排來,馮治安為老大,劉汝明為老二,孫良誠為老三。三人中,隻有這個老三不安份,最讓人不放心。

抗戰初期,孫良誠隨馮玉祥在張家口拉起抗日大旗,成立了抗日同盟軍,孫任挺進軍軍長,他變賣了自己的家產充作軍費,率領同盟軍與日軍展開了激戰,象當年替馮玉祥打內戰一樣,孫良誠指揮機智,身先士卒,接二連三地打了幾個漂亮戰役,迅速收複了康保、沽源、多倫等地,全國無不歡欣鼓舞,孫良誠也名聲雀起,但這引起了蔣介石的反對,他懼怕馮玉祥借抗日為名,重新擴充西北軍實力,因為蔣在與馮、閻聯手的軍閥混戰中剛獲全勝不久,馮在此次大戰中,實力大減。蔣遂派龐炳勳率軍十萬對抗日同盟軍進行圍攻,孫良誠不願與龐軍作戰,退走張家口固守不出。不久,馮玉祥通電下野,孫良誠率部接受了宋哲元的收編。後歸湯恩伯的第一戰區統轄,湯恩伯素來瞧不起雜牌軍,對孫良誠更為苛刻,並欲將其部隊吞並。孫良誠一邊小心提防,一邊偷偷招兵買馬,先後收編了石友三舊部兩個團和一些地方武裝,湯恩伯便不給他經費,不補充彈藥,還向何應欽密報孫在魯西“焚燒村莊,殘殺人民”,欲以剿滅。麵臨此處境,孫良誠深感走投無路,遂在其部下王清瀚、趙祥雲等的勸說下,投向汪精衛偽政府,任偽第二方麵軍總司令,屬下部隊三萬餘人也隨其當了偽軍。抗戰勝利後,在馮治安、劉汝明的再三活動和保薦之下,又回到蔣軍的陣營,接受了蔣介石的改編,他的部隊被改編為國民黨第三綏靖區第一〇七軍,孫良誠任軍長。孫良誠被收編後,在蘇北揚州、宿遷、睢寧等地區作戰相當賣力,加上馮、劉、孫三人中,以孫的聰敏才智、軍事才能為最佳,給活動在蘇北地區的新四軍造成了不利的局麵,並造成了傷亡,孫很快獲得了蔣介石的青眯,將其提升為國民黨第三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兼一〇七軍軍長,孫是抗日勝利後收編的偽軍高級軍官中唯一能提升至中將副司令官兼軍長的人。但孫良誠始終無法忍受雜牌軍在國民黨軍隊中倍受歧視的地位而心懷忿忿。這時,共產黨派曾在西北軍工作過的周天亞、朱振山來到孫良誠的一〇七軍,秘密策反孫良誠,勸說他棄暗投明,待機實行戰場起義。孫良誠腳踩兩隻船,一方麵在南京與馮治安、劉汝明共同向蔣介石立誓表示忠誠,一方麵又答應周天亞和朱振山在適當時機舉行戰場起義。淮海戰役爆發時,周天亞、朱振山赴解放軍處聯係未歸,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張克俠、何基灃於11月8日下午率部起義,孫良誠正在猶豫間,蔣介石恰好派飛機給他投來了親筆信,表示“慰問”並予以很大的鼓勵,使孫良誠內心產生動搖,不僅沒有在睢寧響應起義,反而遵循蔣介石的命令,率一〇七軍向窯灣鎮弛援被解放軍包圍的黃伯韜第7兵團的六十三軍陳章部。待11月11日六十三軍被殲,軍長陳章戰死,孫良誠又奉劉峙之命率部開往徐州。14日一〇七軍抵達邢圍子附近時,被解放軍追截,此時一〇七軍的先頭師二六一師已由孫良誠之弟孫玉田率領通過夾溝直奔徐州,隻剩下孫良誠和王清翰率領的二六〇師被解放軍團團包圍。就在二六〇師行將被殲之際,周天亞趕回,但周天亞認為此時已失去了戰場起義的良機,惟有接洽投降一途。孫良誠別無良策,隻得接受周天亞的勸告,向人民解放軍韋國清部投降。

而此時,劉汝明的第四綏靖區剛被蔣介石編為第八兵團,劉汝明任兵團司令官,駐守蚌埠。

孫良誠投降後,解放軍對其極其優待,與周天亞和王清翰一起調至靈壁學習。後解放軍為了早日解放蚌埠,考慮到孫良誠與劉汝明同出身於西北軍,交往甚厚,韋國清親口找孫談話,希望他動員和爭取劉汝明棄暗投明,舉行戰場起義。孫良誠慨然應允,於12月中旬由靈壁微服與王清翰並由周天亞陪同到達至蚌埠,進行秘密的策反工作。

劉汝明接到孫良誠密訪的報告後大吃一驚,忙命長子劉鐵均秘密將孫良誠一行接進蚌埠,安置在麵粉公司的一處小房裏。見麵後,孫即說明來意,劉汝明躊躇再三。推說無法馬上敲定,需要回去與部隊長官們商量。劉汝明一回到兵團部,即將孫來蚌埠之事密報蔣介石,並將周天亞和王清翰扣壓在特務營裏,把孫良誠軟禁起來。後由南京保密局來人將孫良誠、王清翰和周天亞三人押往南京,經毛人鳳親自審訊後,將周天亞和王清翰殺害於南京,孫良誠則在許多過去西北軍的老朋友的擔保下,總算保住了一條性命。

為這件事,馮治安大罵劉汝明沒有人性,二人就此反目。

現在,在廈門如此重要的軍事會議上,蔣氏父子重提此事,對劉汝明不啻是個警告。

從廈門一回來,劉汝明急召來了他屬下的六十八軍軍長、他的胞弟劉汝珍和六十八軍一一九師師長、他的長子劉鐵均,三人商量後,決定保存實力的方針不變!除了漳州、泉州這兩個重要據點由六十八軍防守外,其它一些縣、鎮均由地方保安團和收編的土匪隊伍以及李延年六兵團殘部擔任防守。但為了控製這些部隊,加強對他們的指揮,從六十八軍和五十五軍裏抽調一些軍官組成了若幹個軍官督導排,奔赴各防守據點指揮防守,既要保存實力,還要在閩南與共軍多少交交鋒,好應付湯恩伯和老頭子,這就是劉汝明閩南外圍戰的宗旨。

可是今天早晨剛起床,他就連著接到三個報告:莆田、仙遊、惠安、安海失守!並且根據潰敗下來的保安團散兵報告,攻占這幾處的均為中共遊擊隊,而不是人民解放軍正規部隊。駐紮泉州的一一九師師長劉鐵均給他打來了電話,堅持要派部隊收複這幾個據點。理由是,這些外圍據點一丟,泉州就象被脫光了衣服,再無屏障可倚。何況攻占這些據點的又都是些地方遊擊隊,不是正規軍……劉汝明正在躊躇間,忽報平潭島的七十四、七十三軍殘部告急,說共軍已包圍平潭,要求劉汝明迅速支援!廈門湯恩伯也親自給他打來了電話,嚴令他增援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