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世界因你美麗(2)(1 / 3)

不過,我還是偷著鬱悶了。90年代初我在倫敦老城,我心裏熱熱的老想到上海。倫敦一位女士說,她也是。她去上海就流淚,因為覺得很像倫敦。過去的淮海路,矮的房,窄的路,時不時地從一家家店裏飄出奶油的香味。有的店裏現場製作鮮肉月餅,噴香著叫路人不能不買。或者是哪個弄堂口總在賣素雞素鴨素火腿。我不知道現在還能到什麼地方才能吃到原先淮海路上的摜奶油?尤其淮海路的襄陽路口到茂名路口,有點歐式而非常上海。我在淮海路上走,心裏湧湧著上海感覺。馬路這邊是老底子的上海就有的紅房子西餐廳,馬路那邊是老底子淮海路沒有的世界頂級名牌阿瑪尼。老底子有沒有都一樣,都在矮房子裏就好,就有老底子亦歐洲亦本幫的感覺。但是,立刻,又一幢大樓出現了。形象地詮釋著煞風景三個字。

我想起了加拿大的如上克。建築是深色調的。魁北克接納了麥當勞,條件是把麥當勞的紅黃色,改成墨綠色。

舶匕克勝利了,改變了麥當勞。麥當勞勝利了,占領了魁北克。海的上海,原本在淮海路。現在麼,在,在賓館商品部櫃台後那位見我就說日語的服務小姐的嘴裏把你當成外國人,再把你當成上海人。

非常海納。在上海注冊的店名公司名,或許點擊率極高的是一個海字。海上-樓、海上阿叔酒家、海上海樓盤。

當然,上海人戀上海。於是有石庫門酒,有屋裏廂老酒。其實石庫門房,大都是窄陡的樓梯,暗暗的房子。小弄堂上邊晾著72家房客的衣被,在弄堂裏走的時候,頭上時不時有水滴光顧。夏夜在小馬路上放隻竹椅露天而臥,或在路燈下打牌熬過炎熱長夜。於是很多石庫門要拆,石庫門裏的人要遷往周邊郊區。聽出租司機講,外地發了財的人,想發財的人,都到上海城裏廂,石庫門裏的人,搬遷到城外頭郊區。現在要想學本地閑話學上海話,就要到上海郊區學。

有石庫門裏的人對我說,拆遷對於他家,是千年等一回。幾代人住石庫門,到現在才可以靠拆遷住新房。又說他好像是撿到了一隻錢包。

不能不佩〕海人的精細。12月的一天,在出租車裏,聽到天氣預報。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我想起外地人至今笑話上海人的,是當年隻有上海有半兩糧票。我記得半兩,那可以買一個半兩的點心。半兩有什麼不好有什麼不對?沒有精細就沒有高科技。如果精細而不自私而善待厚待他人!

帶媽媽遊上海,不過四五天。臨走前,讓媽媽再去看看外白渡橋。外白渡橋,是拍上海的影視裏幾乎都要來回出現的。橋頭有塊石碑,建於1907年。現在是2007年底,以後橋要移走,橋下要建隊道,再把整修後的橋擺在老地方。我在外白渡橋建成一百周年,又尚未被挪動的2007年底,再看一眼這座太有故事的橋。我想起黃曉明主演的《新上海灘》。2007年底的上海,到處在拆,在建,再過3年,又是一個新上海灘了。

上海的窄馬路有兩種,一種是老早就應該拆遷了,一種是至今身價百倍了。康平路一帶,法國梧桐掩映下的低矮的花園洋房,據說有好幾十條如此的窄馬路是不讓拓寬的。要感覺老上海或許可以去領略一下這兩種窄馬路。

北京人把我當上海人,上海人把我當北京人。不過我或許永遠成不了老北京,但永遠不可能不是老上海。

我在一個老上海無人不知的大商廈一樓複一樓地下到一樓,忽然想輕裝一下,問近處一個櫃台的服務員:謝謝儂洗手間在哪裏?上海話裏這樣講的謝謝儂,大體類似英語裏問話前的猶靴,都是一種禮貌。櫃台裏那位小姐,一無表情,隻稍抬起右前臂,右手掌往上一甩,完了。我緊急啟動解密這種叫人猝不及防的手語的軟件。問:是在二樓?那手語小姐突地把頭直杵向我,狠命一點頭,扯大嗓子喊:噯!這個噯,是上海話裏的是的意思。隻是她那一點頭,我感覺中好像是一把榔頭往下一敲,敲出一聲噯!直敲得我頭一下暈了,又好像被她噴出的一股氣浪一下衝到商廈門外。

我一-也不想在這個商廈多待了。

商廈有的是來客,我來不來對商廈無所謂。外地人常常覺得有些上海人有點自私。當然,私有私家越來越受物權法受法律保護,這是社會很大的進步。曾經聽過一個上海人笑話另一個上海人:儂自家的事體管不好還去管人家的事體?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這社會就做好了。不過,對自己之外的人或事,關心一下幫助一下,其實利人也利己。鬌如那位手語小姐,要是能笑盈盈地告訴洗手間在二樓,我會高興地說謝謝儂噢!那麼她也高興。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王菲唱響的這句歌詞,其實是和諧社會是發達社會的一個己。多麼希望,什麼時候,大家一講起上海人,就想起上海人的一個愛好:助人。我在美國,隨時可能會有一位不認識的美國人對我這個獨自行走的中國人說沃爾瑪超市員工的工作服上更是寫著顯眼的。

需要我幫助嗎?我並不需要幫助,但這一句話,就給我注入了一股熱力。好像喝了一杯熱巧克力。

14點28分,警報長鳴長安街中間空無一人,長安街兩邊杳無人聲。警報聲聲。

有的心,像閃爍的星星,送到大苦大難的災區,把所有的淚,像生命鹽水,投向大難大苦的災民。三她笛聲收住,也收回了我們的靈和魂,於是看到那無人走動的長安街,竟如清掃過衝酣淨。所有的所有的塵世俗事,無影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