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們都應了一聲“喏”,唯有宰我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
(第五節 “藍海戰略”,規劃未來)
孔子一行人浩浩蕩蕩日夜兼程,很快到了齊國。
孔子知道,“齊法化公司”一直繼承了管仲留下來的管理方式,雖然是家族企業,但實權卻掌握在職業經理人晏子手中,董事長齊景公很少負責具體的經營事務。如果不通過晏子,很多合作還是難以達成。因此,一到齊國,孔子就去專門拜會晏子。孔子把公司背景資料、“孔子操作係統”概要和主題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商業計劃書都給了晏子,希望他能提交給齊景公。晏子表麵上很熱情,對孔子的到來表示歡迎,當天晚上,晏子把孔子一行人安排進賓館。
賓館餘下的客房有限,幾乎馬上就被孔子團隊的人住滿了。
——你為什麼帶這麼多人出來?晏子覺得很奇怪。
——在我們公司,任何人絕不會獨自上路,或者說,任何人不會獨自工作。公司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以團隊的方式來進行的,從一線的客戶項目工作到公司的決策製定都是一樣。一個人不可能將整個海洋煮沸!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團隊成員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共同完成項目是明智的選擇,我相信團隊的力量。孔子笑了笑,說道。
——有必要用這麼多人嗎?晏子表示懷疑。
——我們經常麵對的是大企業,麵臨的問題極其複雜,這就決定了一個人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隻有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有更多的人手來收集和分析資料,有更多的腦子來琢磨出現問題的前因後果,才能夠麵麵俱到。更多的人手並不隻是會讓工作輕鬆一些,還會產生更佳的效果,我很喜歡這種工作方式,這叫做“頭腦風暴”。
晏子搖了搖頭。他覺得孔子的團隊人數太多,從成本來考慮,肯定是不劃算的。並且,他還隱隱有一種擔憂:孔子現在有這麼多精英肯為他賣命,實力實在是不可小覷。
讓孔子感到奇怪的是,晏子雖然一直說著“好好好”,禮待孔子,但卻遲遲不肯引他去見齊景公。
原來,晏子心裏也有自己的打算:齊景公是個無主見的人,耳根子軟;孔子能言善辯,二人相見,不出幾個回合,齊景公就會被忽悠得暈乎乎的,與孔子達成合作協議。這倒沒什麼,晏子擔心的是:孔子實力強大,個人魅力突出,還帶著一個強大的團隊,齊景公如果頭腦一熱,讓孔子加盟公司做副總,那可就悔之晚矣。
孫子係統
晏子拖了好幾天,最後被孔子逼得沒辦法,才告知齊景公孔子已到的消息,把那些資料遞上去。結果,齊景公一看很感興趣,急召孔子麵談。
——夫子啊,聽說你們出了個CONTROL ME操作係統,我們原來安裝的是孫武的“孫子操作係統”,您對孫武怎麼看?
——“孫子操作係統”我知道,我熟悉他的《孫子兵法》。依我看,孫子其實是個戰略規劃師,他曾說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的戰略依我看就是八個字:不戰而勝,避實擊虛。不用付出戰爭的慘痛代價,又能享受戰爭勝利的成果,這才是大戰略、大境界。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藍海戰略”,我們給你帶來的正是這一偉大思想。
——夫子,您能不能詳細跟我說說“藍海戰略”是怎麼回事?
——好啊,所謂“藍海戰略”,就是“繞開血流成河的紅海,開辟藍海”的意思,大概和孫子的“不戰而勝”差不多。“藍海戰略”認為,要贏得明天,企業不能隻盯著競爭對手,而應致力於開創“藍海”,即蘊含龐大需求的新市場空間。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個戰略要比孫子高明。
——您這是說,孫子落伍了?
——非也,孫子還是很厲害的。以貴公司齊桓公為代表的五位霸主不約而同地選擇孫武做自己的戰略規劃師,其實是很明智的。他們並不追求“統一天下”,為的是“富國強兵”,為的是讓產品稱霸市場。他們發動商業戰不是為了消滅其他公司,而是為了讓他們聽話,服從自己製定的秩序。不過《周易》上說:“形上之謂道,形下之謂器”,現在有太多的公司采取實用主義的態度,不講“道”,隻講究“器”,忘了自己本來應該做什麼,忘了《孫子兵法》的真諦,把戰略規劃忘得一幹二淨,隻抱著三十六計坐井觀天,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