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營銷四方,管理天下(3)(1 / 3)

——你說得很對。我們公司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實施“藍海戰略”的結果。我們不跟一般公司爭搶市場,而是獨辟蹊徑,開拓專屬於我們的市場空間。沒有競爭對手的市場是最好的市場,我相信這一點。你對孫子的管理怎麼看?

——從他的管理手段來看,孫子的管理方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說為了迅速建立權威觀念,殺幾個宮女祭旗,恐嚇整個隊伍聽從他的指揮,對這些方麵我不敢苟同,因為那不夠仁義,缺少實用價值。為什麼呢?因為隨便處置員工,那是不仁;問題出在老板身上,卻拿員工開刀,那是不義。當然,采用這樣的手段可以在短時間內嚇倒員工,甚至可以挾裹著董事長,凸顯自己的工作業績和能力。可是,你能把員工都殺完嗎?員工在那種氛圍下工作,難道不覺得壓抑?我對孫子的管理手段隻是有點感冒而已,但孫子團隊的執行能力卻是最強的。

——為什麼?

——孫子的團隊執行效率高,是由於兩個因素:第一,團隊目標非常清晰。孫子的團隊采用軍隊式管理方式,所有人都完全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所有人的理解都完全一致,這是孫子團隊最厲害的地方。他們上下同心,個人“願景”完全服從整體利益,所以能無往不勝。第二,管理簡單,操作性強。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一定是平常訓練最刻苦、訓練科目最多、重複最多,看上去最無趣的那種。企業也是一樣,最偉大的管理專家老子曾經對我說:最好的管理就是看不到管理,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狀態。對孫子團隊的員工來說,最好的執行就是員工根本不用上司去布置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而是直接用習慣就能夠解決問題。

習慣的力量

——用習慣解決問題?這可不太好理解。

——我給您講個故事,您就知道了。一對父子住在山上,以伐薪為業,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山路崎嶇,彎道特多,這個父親比較有經驗,就負責駕車;兒子眼神較好反應靈敏,就負責在邊上提醒。每過彎道,兒子就會大喊:爹,轉彎啦!有一次,這個父親病了,就讓兒子一人駕車去賣柴。兒子趕著牛車上路,直路還好,到了拐彎的地方,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又推又拉,用鞭子抽打,用青草勾引,這頭牛就是一動不動。兒子百思不得其解。他坐在車上想了很久,終於有辦法了。他湊過去,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喊了一句:爹,轉彎啦!那頭牛拉著牛車,轉彎就走了。

齊景公聽後哈哈大笑起來。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那頭牛就是員工,長期的命令會使其養成習慣。員工一旦養成習慣,采用的全都是規定動作,自選動作幾乎沒有,這會減少很多問題。每個員工都幹好自己該做的事,整個公司的事自然也就理順了。孔子說道。

齊景公點了點頭,說道:

——你說得不錯,執行並不難,難的是讓員工養成習慣。正如你所說,我們公司一直采用孫子的管理方式搞了很多年,作用還是很明顯的。不過,這種管理方式也有它的局限性,就是極容易在公司內部形成僵化教條,並且,對員工的健康成長也很不利。也許你聽說了,我們公司最近接連發生員工自殺事件。我雖然認為這跟我們的管理方式不存在必然聯係,但現在輿論壓力確實很大,所以,我才請你來給我們出出主意,看能不能用你的管理方法來扭轉一下這個被動局麵。

孔子點了點頭,他早就聽到過這些傳聞,但齊景公當麵承認這一點,還是他沒有想到的。

——這個問題必須馬上得到解決。我已經跟晏總交代過,讓他明天就開始安排員工聽課,你們盡快開始工作。關於報酬問題,我會找個時間跟你細談,這個不成問題。齊景公做了明確決定。

(第六節 強權政治和CEO病)

孔子團隊很快就進入工作狀態,陸續和“齊法化公司”的中層管理幹部談話,收集資料,發放調查問卷,開展一係列培訓。

一頭厲害的豬

晏子這天也來到了培訓會現場。他坐在主席台上,麵色死寂,目光呆滯,心情複雜,因為他的擔心終於變成了現實。

齊景公昨天跟他談話,說是想全麵導入“孔子操作係統”。他還說,鑒於公司目前沒有足夠高素質的人來執行方案,影響執行效率,有可能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公司經過慎重考慮,決定設立一個副總的職務給孔子,為的是可以使各項改革政策順利推進。為了進一步調動孔子的工作熱情,他準備將尼溪之田封給孔子。

晏子有些意見,就對景公說:

——孔子公司是新興的谘詢公司,隻會說漂亮話,不能受約束;他們很驕傲,很自以為是,不肯俯就別人。他們治理公司主張鋪張,推動企業變革不惜傾家蕩產,這種風氣不可助長。這些谘詢顧問靠著遊說、當食客過日子,難道我們治理公司能依賴這些人嗎?自從周朝衰落以來,哪裏出現過什麼大賢人?現在孔子搬出這一套管理方法,甚至連怎麼見客戶、如何走路、穿戴什麼、和客戶談判擺什麼麵孔都作出詳細規定,繁瑣得要命,多少年也學不完,一輩子也搞不清。你如果讓他在我們公司實行這些製度,恐怕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

聽了晏子的話,齊景公有些動搖。不過,他還是堅持要用孔子,安慰了晏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