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悲歎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艱辛,卻隻有極少數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快樂。一個人快樂與否,主要取決於什麼呢?主要取決於一種心態,特別是如何善待自己的一種心態。
我們常常因為罪惡感,以及過去和現在所犯的種種過錯而自慚形穢。我們漸漸缺乏尊敬和喜愛自己的能力。為了學習喜歡自己,我們必須麵對自己的缺點、容忍自己的缺點。這並不是不思進取、懶惰等,這隻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沒有人,包括我們自己,能夠百分之百的優秀。
要求別人完美是不公平的,要求自己完美更是荒唐、甚至殘酷的。所以,千萬別這麼苛求自己。有時候,我們要試著練習自我放鬆,取笑自己的某些錯誤,學習喜歡自己。
不喜歡自己的人,常表現為過度的自我挑剔。適度的自我批評是有益的、健康的,有助於個人的發展;但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影響我們的積極行為了。
如果一個人過於自我挑剔,當他從事一件事時,他會覺得自己很笨拙、很膽怯,想到自己的種種缺點,便沒有勇氣繼續做下去。這樣的話,他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了。《聖經》中有這樣的描述:當耶穌遇到受折磨的人時,他不去查問為什麼這些人會如此,也不會給予很多的同情,而是說:“你的罪被赦免了,回家去吧,而且不要再犯罪了。”
所以,當你忘記過去的錯,愛自己,認為自己是巨人的時候,你才會成為真正的巨人。
人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那就是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認識到這一點容易,但做到這一點,卻非人人能及。想使自己的權力更大,想到更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崗位上去,想作出比別人更大的成就……幾乎所有人都有上進心,都有改善現狀的欲望。但是,正確估價自己的人,完全有能力接受自己目前所處的現狀和環境,這對於想成功的人來說是一個關鍵。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些缺陷和性格是與生俱來並要帶進墳墓的。這一點隻要看看那些偉大的成功者就能立即明白,他們都接受了自然的自我。
生活中苦惱總是有的,有時人生的苦惱,不在於自己獲得多少,擁有多少,而是因為自己想得到更多。人有時想得到的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很難達到,所以我們便感到失望與不滿。然後,我們就自己折磨自己,說自己“太笨”、“不爭氣”等,就這樣經常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與自己較勁。
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並不是你的能力不強,恰恰是因為你的願望不切實際。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天賦具有做種種事情的才能,當然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強求自己去做一些能力做不到的事情。事實上,世間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好多事情都可能是極其荒謬的。我們應時常肯定自己,盡力發展我們能夠發展的東西,剩下的,就安心交給老天。隻要盡心盡力,隻要積極地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我們的心中就會保存一份悠然自得。從而,也不會再跟自己過不去,責備、怨恨自己了,因為,我們盡力了。即便在生命結束的時候,我們也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那麼,你真正的此生無憾了!
所以,凡事別跟自己過不去,要知道,每個人都有或這或那的缺陷,世界沒有完美的人。這樣想來,不是為自己開脫,而是使心靈不會被擠壓得支離破碎,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美好認識和執著追求。
別跟自己過不去,是一種精神的解脫,它會促使我們從容走自己選擇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
真的,假如我們不痛快,要學會原諒自己,這樣心裏就會少一點陰影。這既是對自己的愛護,又是對生命的珍惜。
智慧點撥
成功者每天都在對自己說“我行”,“我已經準備好了”,“這次沒問題”,“比上次精神狀態好得多”。這正是為了勉勵和激發自我。勝者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們為自己而自豪。因為他們確信自己有價值,所以才能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