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寬容是一種氣度的修煉(1 / 1)

每個人都想做一個優雅大氣的人,而寬容正是體現這種人格氣質的最重要因素。寬容就是心胸寬廣,坦蕩不狹隘。所以,做到寬容應先從心理上改變,從擺脫狹隘心理開始。

狹隘心理是一種心胸狹窄、氣量狹小的心理和人格缺陷。任性、驕傲、自私,受不了半點委屈,容不下“異己”分子;把事情想得過於困難、複雜,情緒緊張、焦慮等,都會造成心胸狹隘。心胸狹隘有百害而無一利,必須加以克服。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定一個積極的生活目標。

當一個人把眼光放在大事上,為自己確立了一個積極的生活目標,他就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眼光就能從狹隘的個人圈子裏移出去。

2.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不錙銖必較,不耿耿於懷,和和氣氣地做個大方的人。要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高尚的情感,進行正當的人際交往。與人相處應熱情、直率,善於團結互助,融“小我”於“大我”之中。交往的增多,可加深彼此了解與溝通,更透徹地了解別人與自己,開闊心胸。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不願結交意見相悖或強於自己的人,那你永遠隻能在你的小圈子中徘徊。

3.積極應對挫折。

人生在世,困難挫折在所難免,痛哭流涕時有發生。一味的焦慮、憂愁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對身心健康有害。我們要學會以解決問題的方式積極應對挫折:遇到挫折,冷靜分析原因,想想應該如何解決,選擇最好的方法,然後製訂計劃貫徹執行。如此,你就會在行動中感到自己的進步。

4.豐富業餘文化生活。

拓寬興趣範圍,多參加各種文娛、體育活動,使自己時刻感受到生活、學習中的新鮮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在健康向上的氛圍中增強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壓力。

5.開闊視野,拓寬心胸。

在閑暇時,不妨走出校園、家門,到大自然中去領略它的博大、美麗。大自然有助於培養人的豪邁氣概,有利於走出狹隘的內心世界。

6.學會養量。

平時凡是小事,不要太過和人計較,要經常原諒別人的過失,但是大事也不要糊塗,要有是非觀念;不為不如意事所累。不如意事來臨時,能泰然處之,不為所累,器量自可養大;受人譏諷惡罵,要自我檢討,不要反擊對方,器量自然日夜增長;學習吃虧,便宜先給別人,久而久之,從吃虧中就會增加自己的器量;見人一善,要忘其百非。隻看見別人缺點而不見別人的優點,無法養成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