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怯之人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因為下麵這個想法而苦惱:他必須完成某個行為,或采取某個步驟,但他的理智被每天反省的習慣所增強,這使得他能夠判斷自己的行為,因此能夠抵製這一傾向。
當然,他還會痛苦,但是,當他不再把自己隱藏起來的時候,當他認識到這樣做多麼荒謬的時候,他就會逐漸擺脫這種憂懼。
事實上,膽怯者所感受到的痛苦,主要是害怕被打敗的結果,他無法擺脫這種焦慮,除非他能夠向自己證明:這種焦慮幾乎沒什麼根據。
在取得這次對自己的心理的勝利之後,他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點上,換句話說,也就是他的笨拙、內心不安、說話結結巴巴,以及尤其需要克服的缺乏機敏,因為這些缺點使膽怯者如此窘迫,以至於他隻好把自己孤立起來,在孤獨中尋求庇護,害怕再次受辱。
因此,對他來說,最好是認識到這些外在表現的必要性。例如,如果他要出席一次集會,他最好是提前一段時間想到它,所依據的規則是:重複一種情緒會導致感受這種情緒的習慣,這種習慣會使第一印象變得遲鈍,或者導致它徹底消失。
因此,膽怯之人有必要讓自己熟悉他打算做出的那些姿態,這樣,他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做出這些姿態。
眼下,是時候考慮如何防止他像從前那樣因為這些不便而痛苦了。
要治愈笨拙,他應該練習優雅地走路,毫不羞怯地邁步向前。
這個結果可以通過頻繁地——即便不是連續不斷地,想到它來實現。
他應該練習昂首挺胸、直麵看人。當然,他可能因為不習慣而一刻也保持不了這種姿勢,對於這種練習,他最好是最開始短時間地練習,然後逐步延長時間。
最初幾天,他應該讓自己習慣於在5分鍾的時間裏采取這種姿態,10分鍾之後,他可以試著再做一遍,然後是15分鍾,等等。
但是,要讓這樣的治療有效,膽怯者應該堅持不懈,換句話說,當他在做這樣的練習時如果他的決心動搖了,在他大膽凝視一位路人之前他的目光避開了,如果他忽視了昂首挺胸(哪怕隻有幾秒鍾的疏忽),他就應該再試一次,直到他能夠在他所限定的時間內維持恰當的姿勢。
他應該首先練習在大街上跟熟人打招呼。
最開始,他應該僅僅說一些很短的句子,這些話都是事先準備好的,而且人人都適合,比如詢問健康及一般事務。膽怯者的障礙在於他缺乏簡單。這經常是由於希望複雜而導致的,而且,這個毛病讓其他人苦不堪言,使他們反感,正像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
這些嚐試要迅速作出,因為規律是,不能讓尷尬有可乘之機。膽怯者必須覺得,當他跟別人互相讚美的時候,他的行為舉止很值得讚揚,並因此而獲得了作出另一次努力的勇氣。
如果口吃複發,他應該在回家之後重複那句讓他倒黴的話,起初緩慢地重複,然後逐步加快,要足夠清晰地表達出來,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增加嘴和唇的活動,這樣他就能夠機械地說出那些詞句。
但這還不是一切,如果在第二天同樣的時間,他沒有找到類似的場合向他遇到的某個人說出同樣的詞句的話,他就不應該認為已經大功告成。
如果他成功了,他會取得雙倍的進步,因為他一舉征服了心理的憂懼和身體的缺陷。
至於笨拙,需要十分小心地糾正它,當他獨自一人的時候,應該反複練習預計第二天要做的行為。
因此,如果他要拜訪某個人,他應該把自己的家當作陌生人的家一樣,練習如何進入。
如果他一遍接一遍地練習了他預計第二天要作出的姿態,這些姿態對他來說就會變得很熟悉,當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的時候他就能夠很自然地作出它們。
他必須留心,不要嚐試任何複雜的事情。被膽怯趕走的率性自然將會逐漸回來,迫使膽怯屈服。
在最初的這些步驟完成之後,剩下的就容易了。膽怯者不再是自身缺陷的奴隸,可以允許他們關注他們身上潛藏的能力。
他們不再被自身的缺陷所控製,這個缺陷曾經使他們與世隔絕,他們或許夢想實現成功,因此他們會丟掉妒忌別人的習慣。
如果這一困擾依然保存著老的病原體,就應該立即消除它們。希望擺脫自卑的膽怯者,倘若他真的想要徹底治愈的話,就應該練習嚴格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