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終身”是指從疾病確診之日起,以後每天要堅持合理飲食及運動,控製好體重,多數患者還需長期使用藥物,此外,還要定期查血糖及尿糖。要做到這些,必須掌握有關糖尿病的防治知識。
學習糖尿病知識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位官員說過:“高質量的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治療,取決於對患者的糖尿病教育。”
目前,有許多糖尿病患者缺乏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有些患者不去接受正規治療,而是盲目輕信虛假廣告,到頭來不但沒能根治,反而還賠錢葬命;有些患者不按照醫囑吃藥,隻憑個人感覺和喜好擅自增減藥物劑量和品種;有些患者隻顧埋頭吃藥,不懂得需要定期監測、定期複查,結果長期治不達標,還吃壞了肝腎;有些患者把胰島素視為“毒品”,擔心使用後會形成依賴,不按時服用,結果血糖長期高居不下,最後導致各種慢性並發症發生;還有些患者一味地控製飲食,而不懂得科學地配餐,導致頻繁出現低血糖。所有以上這些,無一不是患者缺乏糖尿病知識的後果。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終身”是指從疾病確診之日起,以後每天要堅持合理飲食及運動,控製好體重,多數患者還需長期使用藥物,此外,還要定期查血糖及尿糖。要做到這些,必須掌握有關糖尿病的防治知識。
再有,糖尿病知識更新得很快,無論是診斷標準、達標要求、治療理念及治療手段較以往都有很大的變化。例如,1997年以後,診斷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標準由過去的7.8毫摩爾\/升,改為7.0毫摩爾\/升;再如,以前在飲食治療方麵應用較多的是“食品交換份”概念,近年來,隨著“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概念的引入,目前主張,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指導患者的飲食治療;還有,目前防止糖尿病的各種新式武器紛紛問世,如胰島素泵、新型胰島素類似物、動態血糖監測係統等,使診斷手段更加豐富、治療更加安全有效;再比如,以往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式的階梯治療模式已逐漸被早期積極的理性治療所代替。對於這些新知識、新理念,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多了解,並加強學習。
綜上所述,糖尿病的知識掌握得越多,患者駕馭疾病的能力就越強,就會少走彎路,避免上當受騙,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的治療,使血糖得到更好的控製,避免或推遲各種並發症的發生。所以,患者應積極參加由當地正規醫院或糖尿病協會組織的糖尿病教育活動,增進對本病的了解,也可通過科普書籍和上網來獲取糖尿病的防治知識。但要記住一點,知識一定要來源於科學、權威的渠道。如從一些以贏利為目的,極不負責任的所謂“糖尿病防治”宣傳中獲得的知識,結果將適得其反。
看病找正規的專科醫生
糖尿病一旦確診,就成為了無法根治的終身疾病。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能正視這一現實,總幻想有一種“偏方”“秘方”或“新療法”,既無毒副作用,又能藥到病除,而且不需要飲食控製,於是開始聽信“江湖醫生”的祖傳秘方。比如,有些不法藥商、遊醫,利用患者對中醫、中藥的信任和希望治愈的急切心理,自製所謂的“純中藥製劑”,打著“無毒副作用”“可根治糖尿病”等幌子,取信於患者。為了牟取暴利,騙得患者的信任,就在中藥裏邊添加價格便宜、降糖作用較強,但副作用較大的某些西藥,由於配置不均,劑量不準,很有可能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低血糖。合並腎功能不全者,如果服用了添加了降糖靈的“純中藥製劑”,還有可能導致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率極高;再比如,隨著科技的發展,諸如“納米技術”“生物技術”“核酸”“基因工程”等已逐漸成為普通百姓的熱門話題,一些不法商家斷章取義地套用這些時髦的高科技名詞為其產品進行不實的宣傳,借以增加所宣傳療法的科技含量和誘惑力。如有報道說國外研究發現糖尿病的病因可能與基因有關,就有廣告宣稱發明的中藥可以“修複致病基因,徹底根治糖尿病”。事實上,截至目前為止,醫學界對導致糖尿病的相關基因還沒搞清楚,更談不到什麼“基因修複”了。
所有以上種種,往往使許多不明真相的糖尿病患者上當受騙,以致糖尿病不但沒有好轉,還造成了病情惡化,甚至誘發了其他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看病不要聽信於“江湖醫生”的“祖傳秘方”,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糖尿病科或內分泌科找專科醫生就診。
◎糖尿病患者看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糖尿病科或內分泌科找專科醫生就診。
糖尿病的科研與臨床進展很快,非專科醫生在這方麵的知識更新往往有所欠缺,過去有些觀念拿到現在已經過時甚至是錯誤的。而糖尿病專科醫生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最新資訊,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能給患者先進、科學、規範的治療。通過係統、全麵的檢查,專科醫生會告訴你,究竟有沒有糖尿病,是1型、2型還是其他類型,目前病情發展到什麼程度,是早期、中期還是晚期,是否已經出現糖尿病並發症,應如何控製飲食,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如何用藥等,專科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情,製定出最佳治療方案。
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的病因複雜,除了遺傳基因以外,更多的是由不良生活方式而引起的,如過量飲酒、吸煙、飲食結構不合理、睡懶覺、缺乏運動等。這些不良生活方式不但不利於糖尿病的治療,甚至還會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所以,日常生活中,患者應該糾正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以防病情惡化。
大量飲酒會加速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及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已伴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者可誘發腦血管意外或心血管急症;大量飲酒還可引起胰腺炎,可損害胰島功能,從而使糖尿病加重;大量飲酒、暴飲暴食,常是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誘因之一;大量飲酒而不進食,可因肝糖原消耗而導致空腹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限製飲酒,在逢年過節或其他任何場合盡量都不要飲酒。
吸煙對人體有害,對糖尿病患者危害則更大:吸煙對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易發生咽炎和支氣管炎;煙中含有的尼古丁可刺激腎上腺分泌,對抗胰島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另外,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縮;對心、腦、眼、腎等病變產生不利的影響,加重糖尿病並發症的危害。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把煙戒掉。
眾多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結構不合理是糖尿病增多及合並多種並發症的重要外因條件,因此,糖尿病人飲食上應該做到“總量控製,營養平衡”,即總熱量要有一定的限製,達到剛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即可;所攝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素的比例要適宜,並按照這個比例合理地選擇食物。為保證營養平衡,糖尿病患者應做到主食粗細搭配、副食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避免高糖、高脂、高鹽飲食;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要多飲水;宜少食多餐,進餐需定時定量;烹調以清淡為主,多用蒸、拌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