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0006湘軍老湘營在遼寧海城一戰全軍覆滅後,駐紮在台灣的湘軍及退役留在台灣的湘籍軍人還有一萬多人。台灣人民不願做亡國奴,湘軍也不願做亡國奴。
5月20日,清廷命令唐景崧率領在台官員“陸續內渡”,撤出台灣。李經方出任割台大臣,由美方代表陪同前往台灣辦理交割手續。台灣就這樣被出賣了。
劉銘傳電告唐景崧:“官可以不做,民心不可違,決不能拱手讓出台灣,否則你們沒臉去見江東父老!”
劉坤一電令駐防台灣的湘軍撤消番號改為義軍,打擊日本軍隊。他說,日本占領台灣,對我國東南沿海威脅太大。
5月25日,台灣本地紳民丘逢甲等創議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擊日寇侵占台灣。唐景崧知道,灰溜溜地棄官渡過海峽到內地,必定會遭國人唾罵。他出任“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劉永福被推為“大將軍”,丘逢甲為“義勇統領”,立年號“永清”,寓意台灣永遠是大清的。
唐景崧電奏清廷:“今之自主,為拒倭計,免其向中國饒舌;如有轉機,自仍歸中國。”
此時,駐紮台灣的湘軍還有楊載雲、王德標和羅樹勳的部隊。他們撤去清軍番號,自己成立新楚軍,在島上的中央山脈堅持戰鬥。加上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徐驤等人的義軍,總計有兵力大約七千多人,對抗在台灣的一萬日軍。
5月29日,日軍在基隆以東的沃底登陸。
6月3日,基隆失守。
6月6日,唐景崧乘船逃回廈門。
6月8日,漢奸李春生、辜顯榮等將日軍迎進台北城。各地義軍並起,劉永福發布抗日告示,全島人民展開了英勇的武裝反割台鬥爭。
日本委派的“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台北宣布就職時,揚言要把台灣全省的抗日力量剿殺幹淨。
日軍的近衛師團很快就開始進攻新竹,楊載雲的湘軍和徐驤、吳湯興、薑紹祖的抗日義軍據險阻敵,堅持了大約半個月時間。接著,湘軍和抗日義軍在十八尖山、虎頭山與日軍近衛師團展開大戰,損失慘重,薑紹祖陣亡,徐驤和吳湯興率部突圍。
6月下旬,宜蘭、新竹相繼失陷。
7月下旬,丘逢甲內渡大陸。
湘軍和抗日義軍誓死保衛台中。日軍的兩個支隊進攻尖筆山之間的抗日義軍,楊載雲率湘軍在頭份莊設防,大挫日軍。日軍正麵進攻失敗,便抄襲湘軍後路,截斷湘軍與抗日義軍的聯係。楊載雲孤軍作戰,最後這支部隊大部分戰死,楊載雲也中彈犧牲。
李惟義的湘軍、黑旗軍和民團在甲溪設防。日軍收買台獨分子,偽裝義軍,從背後襲擊湘軍。經過激戰,湘軍開始潰退,前方作戰的義軍被迫放棄陣地,義軍傷亡慘重。日軍攻占了台中。
8月份,日軍在台中會合,開始進攻彰化,湘軍與抗日義軍在彰化城東八封山抵抗,這是台灣保衛戰中最激烈的一場戰鬥。
王德標和劉德勝的五營湘軍駐守中寮莊,義軍防守八封山,李惟義所部防守彰化城。雙方反複爭奪八封山陣地,義軍四位首領殉難,徐驤撤退到台南。
日軍占領了八封山,居高臨下,炮轟彰化城。日軍進城濫殺無辜。李惟義所部與日軍進行巷戰,李仕高、沈仲安和楊春發三位將領戰死。彰化城陷落,城內的湘軍全部殉難。
劉永福趕到嘉義,指揮前線防守。他命令王德標率領七星隊堅守嘉義,命令楊泗洪率領五營湘軍奔赴前線。當晚,楊泗洪率部進攻大莆林,殺死幾百名日軍,但他本人和管帶朱乃昌陣亡。
王德標率領七星營與義軍聯合進攻雲林縣城,日軍棄城潰逃。王德標會合義軍追擊,將日軍衝散為兩股,一股竄入山林,被抗日義軍切斷退路,予以全殲;另一股則逃回彰化。
王德標和義軍乘勝收複苗栗,日軍撤到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