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善於激勵別人者會得到倍增的回報(1)(2 / 2)

“當一名技術超群的外科醫生。”

C同學開始幫他分析,說:“哦,我們來分析一下,你要是今年就考上了,碩博連讀加上實習,最少五、六年後你才能當上醫生,並開始給患者看病吧?”

“是的。”男生看著他,不知道他要說些什麼。

“咱們學的專業是護理,你的夢想卻是當醫生,如果你不去深造的確很難實現。”C同學說,“不過你想一想,現在你所學的醫療知識還隻停留在課本上,並沒有真正見到過真實的病人,你現在就算考上了研究生,還是紙上談兵,對實際工作認識還是不足,那你還要花時間去實習。現在,學校就有實習的機會,也有推薦工作的機會,要是你現在肯去爭取一下,那麼馬上就能到醫院工作了,不用等五、六年那麼久。如果你現在就積極投身到實際工作中去,就算是做護理工作,也能比在學校裏見到的真實病例多,還能了解到更多實際問題。如果你在醫院工作上一兩年,把自己現在的就業問題解決了,又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下一些問題,那時候你再去深造,一定能更有針對性,也能緩解現在的經濟負擔,你說對不對?”

這位男生聽了,再也沒有說那句“混過畢業”,而是說:“好,那我就去實習,試試先做護理,看看我能不能勝任醫院的工作,然後再考慮是再考研還是先工作。”

C同學的激勵為什麼這麼有效?因為他不僅僅是在鼓勵自己的朋友,更是在幫助朋友分析情況、對比利弊,最後幫助朋友指出了一條“明路”。

把可行性說出來,把利弊分析清楚,把方案提出來讓對方參考,這是鼓勵中最管用也最實在的辦法。當你的朋友、你的下屬、你的孩子對一些事情失去信心的時候,不妨試試多講講事情的可行性,讓他看見希望,才能鼓起勇氣去進行下一步的奮鬥。

先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

日本高知縣有一匹賽馬叫“春麗”,從第一次站在起跑線開始,春麗就從來沒有得到過冠軍。從比賽的角度來講,它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在春麗連敗100場的時候,日本國家電視台NHK為它做了一期“特別報道”,展示了它100場比賽的表現和100次的失敗。一夜之間,春麗成了日本家喻戶曉的“失敗之星”。

春麗是個失敗者,但觀眾們卻為它每次出場時的全力以赴而感動,覺得它就像個拚命努力卻得不到第一名的小孩子,執著卻沒有好運氣。越來越多的人關心春麗,紛紛為春麗寄來一箱箱的蘋果、胡蘿卜,有些人專程從日本各地趕來看望春麗,為它捐款捐物,希望它可以繼續跑下去。

在公眾的熱切呼籲下,春麗踏上了它的第106場比賽。這一次,是全日本最優秀的騎手與它搭檔,全場的觀眾為它呐喊加油,為它高唱《春麗之歌》:

“今天仍然是最後一名啊,還是不行啊。

我是不氣餒的春麗,一心一意朝著自己堅信不疑的道路前進。

還要繼續努力的春麗,夢想的終點一定會到來……”

這場比賽,春麗拚盡全力獲得了倒數第二名的成績。

春麗的騎手以為所有觀眾都會失望地走掉,但是他們沒有,《春麗之歌》一直回蕩在場內,大家希望春麗還能繼續跑下去。

在眾人的鼓勵下,春麗跑完了它賽馬生涯中的最後十幾場比賽,創下了113場不勝的失敗紀錄。

按照日本賽馬界的規定,一匹從來沒有獲得過冠軍的馬退役後將被屠宰,而有眾多擁躉的“失敗之星”春麗卻在民眾的要求下得以逃生。

退役後的春麗得到公眾資助,被安置在了北海道的一家牧場,以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