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手把手教你厘清三張表的緊密聯係(1 / 3)

本節我們梳理一下三張報表的內在聯係。

我們先回憶一下三張報表分別反映了什麼。

① 資產負債表反映了某一個時點、某一天(如12月31日、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等)企業的資源狀況(既包括資源的具體應用結構,也包括資源的來源結構)。

② 利潤表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如某月、某季度、某半年、某年度等)企業的盈利狀況(既包括利潤的規模,也包括利潤的結構等),以及企業資產在一定時期價值創造的情況。

③ 現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一定時期企業貨幣資金的流入、流出情況,以及企業的錢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狀況。

很顯然,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是對企業某些財務狀況的局部描述。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中,最綜合的是資產負債表。

三張報表之間的基本關係,我們從下麵幾個方麵展開討論。

1.經營資產、核心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大家肯定還能想起來,企業的經營資產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應收款項融資、預付款項、存貨、合同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想象一下:在一個傳統製造業企業,企業的固定資產對屬於存貨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形成還是屬於存貨的產成品。

假設企業賬麵成本是100萬元的產成品存貨,作價150萬元被售出。交易的條件是:賣方首先收到貨款80萬元,餘款在3個月內結清。

為簡化說明問題,我們忽略任何的稅金和其他費用。

產成品被賣掉以後,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於資產負債表而言,存貨減少的這100萬元就不再是資產了,而是變為實現營業收入150萬元的代價。這個代價,在會計上就叫營業成本,成為利潤表上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企業實現的營業收入150萬元,就形成了利潤表營業收入項目的增加金額。同時,這150萬元的營業收入又對應著兩項資產增加—一個是收到貨款形成的80萬元貨幣資金,一個是沒有收到貨款但未來3個月內預期收到的債權應收賬款70萬元。

對於現金流量表而言,企業收到了貨幣資金80萬元,直接增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的金額。

從這樣一個簡單業務你就可以看出,一項業務導致三張報表的相關項目發生變化: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各項資源的變化情況,利潤表反映了資源變化發生的企業業績(企業業績的範疇很廣,在利潤表上既包括企業實現的營業收入、獲得的補貼收入和投資收益等,也包括企業的核心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等)的變化,現金流量表則反映了企業貨幣資金方麵變化的情況。

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不斷發生,企業還會陸續出現支付工資、購買原材料、預收銷貨款、進行研發、推廣銷售等活動。這些活動均會影響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中的相關項目。

大家是不是體會出了三張報表之間在反映企業經營資產變動方麵的密切聯係和各自分工?在這個過程中,資產負債表反映相關經營資產項目發生的變化,利潤表反映核心利潤各個項目發生的變化,現金流量表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情況。

請記住,企業的經營資產、核心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之間具有直接的關聯。

2.金融資產、雜項收益、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

在我的分析裏麵,經常把合並資產簡單分成兩類:一類是經營資產;一類是金融資產。

這裏的金融資產,是指那些以非經營活動方式為企業提供效益的各項資產,包括貨幣資金和各種投資性資產。

企業的這些金融資產在不斷運作以後,將對利潤表提高做出自身獨有的貢獻:貨幣資金將導致利潤表上的“利息收入”項目金額增加,一些投資將導致利潤表上的“投資收益”項目金額增加,另一些投資將導致利潤表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金額增加。

在上述導致利潤表相關項目增加的同時,有些項目並不能導致企業現金流量增加,因而對現金流量表沒有影響。比如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就是個數字,不會產生任何現金流量(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百度一下“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具體含義,在這裏的學習你隻需要記住這個項目不能產生現金流量即可)。有的項目將直接導致現金流量的等額增加,比如企業收到被投資方發放的現金股利等會直接導致現金流量表中“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的增加。而有的項目與現金流量的關係則較為複雜,如企業處置投資資產帶來的投資收益就不會直接導致現金流量表上“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