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一節,我們對每張財務報表的基本內容、主要項目、主要關係以及快速閱讀每張財務報表的方法都進行了討論。
應該說,掌握了前麵的內容,你對一家企業的成長性、效益性、底氣和發展前景已經有了基礎判斷能力。
從本節開始,我們討論一些提高性的內容。
這部分提高性的內容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讀者能夠直接利用自己在本書的學習成果對一個特定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整體性把握,對一家企業的財務狀況有一個趨勢性的認知。
在本節,我將重點跟大家討論母公司報表與合並報表的問題。
如果你看一個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你會發現大量的上市公司都會提供兩套報表:一套叫母公司報表,一套叫合並報表。
在披露的時候,有的企業按照這樣的順序披露:第一張報表是合並資產負債表,第二張報表是母公司資產負債表,然後就是合並利潤表、母公司利潤表、合並現金流量表、母公司現金流量表等。
而有的公司則先對合並報表進行統一披露:按照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利潤表、合並現金流量表的順序進行披露;然後再按照母公司資產負債表、母公司利潤表、母公司現金流量表的順序進行披露。
還有的公司把合並報表與母公司報表的數據合在一張報表內進行披露,形成合並與母公司資產負債表、合並與母公司利潤表、合並與母公司現金流量表等。
在本書前麵討論的內容中,凡是涉及母公司報表與合並報表在一起的,在多數情況下我都提示用合並報表進行討論。
現在,我們看看合並報表是怎麼回事。
1.合並報表與戰略
首先,我們看看一般的家庭可能是什麼樣的情況。
一般的家庭都是父母二人一起養育子女。在子女成年、成家立業以後,父母跟子女就成了兩個家庭。如果子女多,一個父母家庭的下麵可能有多個不同子女的家庭。父母的家庭與子女的家庭就形成了一個大家庭。
請注意,父母與子女成了相對獨立的家庭以後,各自獨立過日子。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孩有事,父母會提供各種支持(包括資金的支持),其他兄弟姐妹也可能提供支持。當然,父母有事,子女們也會提供各種幫助。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把父母所代表的家庭想象成母公司,而包括子女的家庭和父母的家庭在內所形成的大家庭就可以想象成企業集團了。
同樣,父母家裏所編製的報表(如果編製的話)可以想象成母公司報表,父母家庭與子女家庭合在一起所編製的報表(如果編製的話),可以看成一家企業集團的合並財務報表。
我們再看看企業的發展路徑。
(1)以特定業務起家,逐漸擴張
很多企業開始的時候是從提供某種產品或者服務進行發展的。發展到一定時期以後,企業如果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業績並有不錯的融資能力,可能就要考慮在自身原有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所在業務領域限製下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顯然,這個發展階段的企業可以考慮的發展途徑有:一是對外直接投資在不同的地區建立新的企業,繼續發展原有的業務(比如水泥生產企業在異地投資興建新的水泥生產企業);二是對外直接投資建立新的企業,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比如水泥生產企業投資興建新的鋼鐵生產企業);三是直接收購一家特定企業,實現短時間內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等等。
在會計上,如果一家企業對外進行投資並成為這家被投資企業的控製性股東,投資方就叫母公司,被投資方就叫子公司,雙方所形成的經濟體就叫企業集團(不論企業的名字是不是叫集團)。
母公司編製的財務報表就叫母公司財務報表,簡稱母公司報表;把母公司與子公司的財務報表整合在一起編製的財務報表叫合並財務報表,簡稱合並報表。
如果把企業通過建立子公司或收購其他公司而實現企業擴張與發展和企業的發展戰略結合起來,你就會體會到:企業的對外控製性投資就是企業戰略實施的重要步驟。
(2)直接進行控製性投資,快速擴張
有的企業在設立的時候就沒打算直接進行特定產品或勞務的生產和經營活動,而是把自己的錢投資設立子公司並控製其他公司,由一個一個的子公司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在這種情況下,母公司實際上就是一個投資管理公司,各個子公司才是生產經營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