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在企業設立、籌集到資金以後,企業用貨幣資金購建用於經營活動的原材料和燃料等。這類業務將直接導致現金流量表中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增加,並同時引起資產項目貨幣資金減少、存貨項目的增加。在企業賒購的條件下,企業獲得的存貨還會引起負債中的相應項目增加。如果企業在采購存貨時要預先支付一定的預付款,則預付款將導致資產項目的預付款項增加。此時由於企業沒有對外的銷售活動,此項業務對利潤表項目無影響。
⑤ 在企業雇用員工並采取入職後次月支付員工工資的情況下,通常在月底要核算一下本月應該支付的員工薪酬。在核算確定應該支付給員工的薪酬時,如果進行賬務處理,對三張報表的影響如下:企業應該支付的員工的薪酬總額,直接引起企業的負債中應付職工薪酬項目的增加。如果薪酬中有一部分是從事生產的員工薪酬,則這部分薪酬就會引起資產項目的存貨(自製存貨成本中包含了工資薪金)增加;如果薪酬中有一部分是研發人員的員工薪酬,則這部分薪酬會引起利潤表中研發費用項目(研發費用中包含了工資薪金)增加;如果薪酬中有一部分是營銷人員的員工薪酬,則這部分薪酬會引起利潤表中銷售費用項目(銷售費用中包含了工資薪金)增加;如果薪酬中有一部分是機關管理人員的員工薪酬,則這部分薪酬會引起利潤表中管理費用項目(管理費用中包含了工資薪金)增加;等等。由於此時還沒有對員工工資進行支付,因此現金流量表不受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企業沒有對外的銷售活動,此項業務對利潤表的營業收入等項目無影響。
⑥ 企業將自己生產的產品以價格高於成本的方式對外銷售,部分銷貨款能夠立即收到,餘款未來半年內收到。本節我在前麵講的出售存貨的例子,就屬於這種業務。
這是一個業務實質非常容易理解但會計處理較為複雜的業務。
從業務實質來看,企業對外出售的存貨,換成了真金白銀的貨幣資金和短時間預期可以收到的債權。同時這項業務還會產生毛利:企業銷售價格高於存貨賬麵成本的差額就是毛利。如果企業營業收入足夠大、毛利足夠高,最終可能獲得不錯的核心利潤。
但在會計核算上就有些專業性了:企業存貨的減少,並不是轉化為貨幣資金和債權,而是轉化為實現營業收入的代價,要以營業成本的名義計入利潤表;企業銷貨金額的增加,也不是存貨轉化而來的,而是銷售的業績,要以營業收入的名義計入利潤表,同時對應貨幣資金和債權的增加。
會計基礎不好、一時難以理解的讀者不要著急,大家隻需要記住通過這樣的會計處理,銷售活動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影響就完美地展示出來了:一方麵,企業的銷售活動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是資產增加一個毛利的規模,毛利對應的是增加的資產(貨幣資金加債權)規模與減少到存貨資產規模的差;另一方麵,企業的銷售活動對利潤表的影響是營業利潤增加一個毛利的規模,毛利對應的是增加的營業收入規模與增加的營業成本的規模之差。
此項業務收到的銷貨款,將會直接導致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增加。
通過對上述幾個企業最基本的日常業務的簡單描述,你應該已經體會出來了:企業的業務隻要能夠用貨幣表現出來,就會對財務報表上的項目產生影響:有的隻影響資產負債表,有的隻影響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有的隻影響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有的則對三張報表都有影響。
這就是我要說的“三張報表內來聯係”的實質,即三張報表是一體化的報表,各自承擔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某些側麵的任務:資產負債表反映某一天的資源結構與資源來路,利潤表反映一定時期的營業收入情況及利潤情況,現金流量表則反映企業一個時期的現金流轉情況。
再明確一下,利潤表重點解釋了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中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當期的增減變動情況,現金流量表重點說明了資產負債表中以貨幣資金為代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增減變動情況。
最後,請讀者完成一個作業:任意找一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隻需要用合並報表數據),通過本節討論的三張報表聯係的四個方麵,體會企業三張報表之間的內在聯係。
本節到這裏就結束了,我們下節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