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資產與輕資產
在這一節,我們討論一個在談論企業財務狀況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重資產和輕資產的問題。
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在談論不同企業財務結構的時候,有人看了企業的財務報表就說:這是一個重資產企業,那是一個輕資產企業。
那麼,什麼樣的企業是重資產企業,什麼樣的企業是輕資產企業呢?
實際上,重資產和輕資產的概念是從經濟學裏借鑒而來的。從其他學科借鑒一些概念運用於財務分析,實際上我們已經有過這樣的做法。
例如,我們聽說過財務杠杆和經營杠杆的概念。杠杆就是物理學概念。我們在用財務杠杆和經營杠杆這些概念的時候,多數條件下沒有人會去考察物理學上的杠杆是什麼含義,而是專注於在分析財務的時候怎樣運用這些概念。
重資產與輕資產的概念也一樣,我先跟大家講一下傳統分析中對重資產和輕資產概念的應用。
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一般把在經營資產總額中固定資產(包括在建工程)的規模占比較大的企業稱為重資產企業,把在經營資產總額中固定資產(包括在建工程)的規模占比較小的企業稱為輕資產企業。至於固定資產(包括在建工程)的規模占比達到多少為重、多少為輕,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我們先看一下上市公司紫金礦業的資產負債表信息(貨幣單位:人民幣元。資料來源:紫金礦業2020年年度財務報告):
請注意看合並資產的信息。
紫金礦業在2020年12月31日的合並資產總額為1823億元,去除資產總額中的金融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債權投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278億元後,經營資產的規模約為154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加在一起約為638億元,這個規模占經營資產規模的比重是比較高的,因而這樣的企業可以說是重資產企業。
在相當多的情況下,資產的輕或重是由企業所在的行業決定的。有的行業本身就需要在基礎設施購建上進行大規模投資才可以開展經營活動,有的企業則不需要。
重資產企業如果想獲得較為理想的財務業績,就需要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形成較為穩定的市場規模,以保持較為理想的經營資產周轉率和毛利率,並最終獲得利潤。
重資產企業往往對自身產品市場的穩定性依賴較高—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往往具有專用性。一旦這些固定資產所生產的產品出現重大不利的市場變化,企業就可能迅速陷入財務困境中。
發展到現在,在實踐中對重資產的內涵又有了新的延伸。
現在,對企業產生長期貢獻的資產,不僅包括固定資產,也包括無形資產,還包括企業通過租賃獲得的資產—使用權資產等。此外,很多企業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還要進行並購,在並購中產生了規模不等的商譽。
因此,現在判別企業資產輕重所包括的資產範圍,除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外,還包括無形資產、租賃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商譽等。如果企業的這些資產加在一起占經營資產的比重較高,就可以認為是重資產企業。
請注意,如果企業除了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租賃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的占比較重,一般可以理解為是企業所處的行業特征決定的。如果是商譽占比很重,則是由企業的並購行為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