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太和元氣(1 / 2)

“嗯。”老儒士顫顫巍巍往最大的一塊墓碑上走去,然後他用劍點了點墓碑前麵的土,道:“你把這裏挖開。”

文七便拿起鐵鍬將土鏟開,鏟了一會兒,他就發現鐵鍬碰到了堅硬的東西,然後他蹲下身子將土扒到一邊,隻見一塊光滑的石板靜靜的躺在土裏,上麵用刻刀雕刻幾條拙劣的紋飾。文七用手撫摸著,手裏的燈籠又靠近了些。

這隻是一塊普通的石板,在書院裏這樣的石頭到處都是,文七思忖著,奇怪的抬起頭,他正迎上老師的閃光的眼睛和期待的笑容。

“打開它!”

石板被掀開,一個黑黝黝的洞口出現在文七的眼前。

老儒士指著洞口道:“你進去。”

“老師,這···”

“進去,別怕。”

文七隻好點了點頭,這幽深的洞口別說在晚上,就是在白天也沒有人敢這麼獨自進去,文七咬了咬牙,把燈籠拿在手裏,這洞也就井口那麼大,文七做好了持久探穴的準備,沒想到,到了裏麵卻隻有半間屋子那麼大的地方。

文七往上看了看。老師拎著燈籠探著頭進來,提醒道:“裏麵的東西你不要亂碰,隻看一塊石板上的字,看完就出來。”

“記住了。”文七應了一聲,借著燈籠的光往四下看了看,這裏麵是用石板砌成的兩排書架,上麵是一些儒家典籍,兩排書架中間的空地正對著他麵前的一麵牆,牆上就是一塊凸出的石板。

看到石板,文七就連忙走了過去,燈籠的光昏暗的照在牆壁上,因為洞裏的濕氣,牆壁上長了一層慘綠色的青苔,看上去說不出的可怕和詭異,幸虧這裏也就這麼大,上麵也有人當個伴,否則文七還真沒這個膽子下來。

“寫的什麼字?”文七皺著眉頭看去,隻見寬闊的石板上,寫著四個正楷大字,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文七就覺得天地忽然就暴動了起來,玄黃氣流交纏在一起,天地似乎將要毀滅。

“太和元氣!”

文七緊緊退了兩步,似乎承受不住這四個字帶來的可怕感覺,正要退回去問老儒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聽上麵老儒士道:“能不能進入煉氣領域,就靠你自己格物致知,你認真格!”

讓我自己看,就這四個字,能格出什麼來?

文七有些不滿,他也不知道老師要賣什麼關子,但是畢竟存亡時刻,文七也沒空去想那麼多,全身心都投入在這四個字上。

“格物致知”是後來的大賢提出來的方法,通過對實物的觀察體悟,來看透內裏。這一格果然有內容在裏麵。

文七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已經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這裏元氣混亂,水雲相應,氣團暴走,天地似乎回到了一個起始的狀態。

“這四個字裏果然有奧妙!”

文七驚歎,現在他身體懸空踩著一團雲層,氣團緩慢的流動,充盈的力量將天地變成一個可怕的,由眾多氣旋組成的漩渦,如果這是現實世界,隻怕沒有人敢在這種情況下生存。

文七正在四處觀察。

突然。

一陣琴聲響起,柔和的樂聲鑽進了耳裏,文七被樂聲吸引,豎起了耳朵仔細傾聽,他的臉上露出十分享受的表情,他從沒聽過如此絕妙的琴聲,就好像這琴聲已經不是凡人所能彈奏出來。

這本來就是天地至理之音!

文七聽的如癡如醉,隨著曲調的起承轉合,忽而如小橋流水,忽而如雲卷雲舒,忽而如大江奔流,忽而如金戈鐵馬,忽而如星河崩垮。

綿綿琴聲,滌蕩胸臆。

他的眼前的景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朔風怒吼,雲層翻騰,巨浪滔天,他腳下的雲化作天梯直通遠天,在那天際之上,氣旋與雲層開始劇烈的碰撞,耳邊的轟塌聲越來越響,雲層之中,一尊遮天的四足方鼎從雲層裏漸漸的升起。兩道氣柱從鼎裏飛出,一道紅如烈火,一道清澈如小溪,兩股氣化作長虹,相互交纏,火紅色的氣從文七的頭上天靈處鑽了進來。清澈的氣柱則將文七整個身子淹沒了進去。

文七隻覺得窒息,他拚命的往上遊,喉頭滾動,似乎就要溺水而死。

這時候他又聽到了那股樂聲,這一次他聽起來完全就不是剛才的感覺了,不僅讓他全身如同甘露澆灌,更能聽到這樂聲裏的詞。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太和元氣,禮樂悠長。”

“聖域由茲,賢關近仰。”

“殿堂門廡,聖賢肖像。”

“刻雕藻繪,金碧輝煌。”

“仰觀天穹,俯察萬象。”

此時文七也已隨著樂聲開始跟隨著念了起來,他的周身已經被兩股氣團包裹。

“奇妙大觀,至陰至陽!”

天外三道彩雲化作光印打進了文七的體內,可以看出三種不同的字體,第一道字跡敦厚,第二道字跡娟秀,第三道字跡顯露筆鋒,犀利異常。

一聲響亮悠長的鍾聲將天地震得再次混亂起來,文七長嘯一聲從天地之中掙脫,然後等他掙脫出去之後,他看到的也隻有一盞燈,一塊石牆,一間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