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譯]

進攻有三種戰術,防守也有三種戰術。這三種戰術分別是:第一常用策略,第二奇襲,第三伏擊。道路寬闊平坦,車馬交錯,人們摩肩接踵,出征要經過這條路,回來也要經過這條路;我軍一定要進攻的地方,敵人也不一定會防守,這就是人們的經常用的戰術。

用軍隊的主力去攻打敵人的南部,用精銳襲擊敵人的北部;用軍隊主力攻打敵人的東部,用精銳襲擊敵人的西部,這就是所謂的奇襲戰術。在高山深穀或者羊腸小道上埋伏部隊,不敲鑼不擊鼓,然後突然出現在敵人麵前,去攻擊他的心腹之地,這就是伏擊戰術。

利用常規策略指揮作戰,勝敗是不可預測的;如果利用奇襲戰術指揮作戰,可以在十場戰鬥中贏得五次勝利;如果利用伏擊戰術指揮作戰,打十次就可以取得十次勝利。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因為利用常規戰術攻擊的目標一定是敵人防守堅固的城池;利用常規戰術進攻的軍隊必須是敵人的精銳部隊。

利用奇襲戰術進攻的城池,不一定是敵人防守堅固的城池;利用奇襲戰術進攻的軍隊,也不一定是敵人的精銳部隊。如果利用伏擊戰術,敵人將沒有城池可以防禦,也沒有士兵可以使用。

隻懂得使用常規戰術指揮士兵進攻,卻不懂得如何使用奇襲戰術和伏擊戰術攻擊敵人的將領,就很像一個提線木偶。一個隻懂得利用常規戰術讓士兵防守,卻不知道如何利用奇襲戰術和伏擊戰術防守的將領,也如同一個提線木偶一樣。

【原典】

今夫盜之於人,抉門斬關而入者有焉,他戶之不扃鍵而入者有焉,乘壞垣坎牆趾而入者有焉。抉門斬關而主人不之察,幾希矣。他戶之不扃鍵而主人不之察,大半矣。乘壞垣坎牆趾而主人不之察,皆是矣。為主人者宜無曰門之固,而他戶牆隙之不恤焉。夫正道之兵,抉門之盜也,奇道之兵,他戶之盜也,伏道之兵,乘垣之盜也。

[注譯]

如今,一些盜賊偷東西,有的是破門撬鎖進去偷東西,一些則是利用主人未鎖好門窗而進去偷東西,還有一些是翻牆,鑽洞進去偷東西。如果采用破門撬鎖的方法,很少會有不被主人察覺的情況;如果采用從未關閉的門窗進去行竊,有一半以上的概率不會被主人察覺;通過翻牆鑽洞的方法進入,主人沒有覺察到的情況倒是隨處可見。

作為房屋的主人,不應該說:\"隻要大門鎖牢固,就不用擔心旁邊的小門和牆上的小洞。\"常規用兵的策略就像破門撬鎖的盜賊一樣,成功失敗是不可預測的;使用奇襲戰術就像從沒有鎖住的側門進入偷盜一樣,有一大半的概率可以成功;使用伏擊戰術就像翻牆鑽洞進去偷盜一樣,十次之中有九次可以取得成功。

【原典】

所謂正道者,若秦之函穀,吳之長江,蜀之劍閣是也。昔者六國嚐攻函穀矣,而秦將敗之;曹操嚐攻長江矣,而周瑜走之;鍾會嚐攻劍閣矣,而薑維拒之。何則?其為之守備者素也。